开沟下种,覆土覆膜,喷施杀菌剂,种植生姜,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4月15日,在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女儿村生姜种植基地里,农民们穿梭于整齐的田垅间,一派繁忙的田间劳作景象。
“这个地必须要挖40公分深,行距达到50公分,姜的产量才能上去。”55岁的村民李修雨一边指导妻子种植生姜,一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自小就开始跟随爷爷、父亲学习种植生姜,种植生姜已有40多年,算是村里种植生姜的“老把式”。
“姜种的处理是讲科学的,芽多的就把它切了分开,保证在每个种子上有两三个芽就可以了,太多了会抢养分,太少的话有可能会长不出来。”李修雨说。
“现在正是种姜最佳时期,播种前要打好沟,挑好姜种,搭好大棚,施足基肥,这样长出来的生姜个头大、产量高、销路好。”即墨区春花秋实合作社经理、女儿村党支部书记李成秋说。
“移风店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优质生姜种植,引进新品种,推广机械开沟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提高生姜产量与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移风店镇负责人介绍,全镇大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是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如今,全镇各村庄利用农民直播中心农产品展销、网红直播带货、数字化农业展示平台等功能,形成了生姜种植销售,姜糖、姜粉等农产品深加工和乡村旅游农家乐为主的混合发展模式。
“为发挥好女儿村大姜的品牌效应、增加产业效益,女儿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断延伸生姜产业链,通过生姜深加工,制作姜糖、姜片、姜粉,腌制姜芽等一系列产品,使生姜的收益翻番。”李成秋介绍,通过平台建设,聚焦全镇农业资源,为村民幸福生活“加码”。 “味辣、皮薄、肉嫩、鲜脆,金黄诱人的色泽和独特香辣的口感”是女儿村生姜的特点,每年上市时都能热销一空,远销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北京等省市市场。
“生姜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女儿村通过深加工后,更便于携带和食用,成为一款老少皆宜的深加工农产品。”李成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