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贝母新品种展示及产销共享平台在我市启动,在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
浙贝母是“浙八味”中药材之一,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具有清热祛痰解毒的功效,在我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口碑。海曙区章水镇、鄞江镇、龙观乡是浙贝母的主要种植地。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原产地标记注册证》,认定章水镇樟村为浙贝母原产地。章水镇也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浙贝之乡”。
和其他传统中药材一样,近年来,浙贝母也面临着如何拉长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打响品牌的问题。
浙贝母有记载的种植历史超过了400年,目前海曙的浙贝母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今年年初,章水镇浙贝母种植示范基地还成功入选浙江省道地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
“好山好水孕育了优质浙贝母。”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会长邵将炜介绍,章水区域的农田土壤呈现颗粒状,易松易渗水,正是贝母生长的“温床”。而这里优质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也是贝母生长不可多得的先天条件。“去年,全国浙贝产量约3500吨,海曙产量约占三分之一。”。
但是,作为传统种植业,浙贝母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去年宁波浙贝母产值约1亿元,只有最高年份时的一半。”邵将炜说,近年来,浙贝母遭遇了市场波动、种源退化、禁止无硫化加工后延长保存期难等诸多问题。
和传统的中药材一样,浙贝母收购价随市场行情波动大。“2003年‘非典’时期,浙贝母市场收购价每公斤高达230元;2009年,每公斤低至20元;2014年,又涨至每公斤150元;今年预计每公斤70元左右。”邵将炜介绍。与此同时,种子、有机肥、劳动力投入等生产成本却在逐年增加。“以前每亩收益有1万元至2万元,而现在利润屈指可数,有贝农无奈改种其他农作物,这威胁着浙贝母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据介绍,浙贝母的传统初加工方法是拌入石灰或贝壳粉加工成“灰贝”。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贝农开始采用“硫黄熏蒸”技术,有助于防霉、防腐,延长了贝母保存时间,1994年版《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在浙贝母标准中增加了“硫黄熏制”法。考虑到使用“硫黄熏蒸”的中药材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2013年4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将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收进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增补本,规定浙贝母等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毫克/公斤,同时明令禁止用硫黄熏蒸浙贝母。国家推行贝母无硫化加工的规定,使浙贝母初加工工序变得复杂,保存期缩短。此外,与金华磐安等浙贝母种植新产区相比,种植历史悠久的海曙浙贝母还遭遇了种源退化的烦恼。
“浙贝母产业需要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升质量、推动加工程序标准化、拓展市场等多方面下功夫,从‘药农’向‘药商’方向发展,使浙贝母找到产业发展的春天。”邵将炜说。
在日前举行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品种创制技术高峰论坛”上,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曹新安指出,“药材好,药才好”,加快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对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邵将炜非常认同。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与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调研章水土壤、水质状况,进行浙贝母的品种提纯、复?
近日,由浙江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认定的新品种“浙贝3号”亮相章水镇浙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这一新品种经过科研人员10年研发而成,能提高浙贝产量20%以上,引起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
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志安教授告诉记者,“浙贝3号”与老品种相比,其药用指标成分高,所含贝母素甲乙总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含量的50%以上,同时繁殖力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强。“通常来说,浙贝繁殖系数为1:1.8,而‘浙贝三号’达到了1:2.6,产量提高了,种植成本下降,农民收益随之提高。”王志安说,接下来这一新品种还需进行配套种植技术、良种繁育技术研发和品种示范展示。
走出了良种繁育的关键一步,作为生产企业,还需在浙贝母加工环节严控质量,因为这影响着浙贝母产品的市场价格。对此,位于章水镇的现代中药饮片企业宁波迦叶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骏达深有感触。
“一方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我们能获取新鲜、品相好的道地原材料;另一方面,我们与科研单位合作,投入3000多万元,研制引进了符合浙贝母无硫化生产加工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和检测检验仪器,聘请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保证了浙贝母产品活性、成色和含量的可靠。”崔骏达说,“迦叶堂”在赢得业内肯定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我公司浙贝母产品价格比市场价高5%至10%,产品的60%进入全国中药饮片企业、20%进入全国中药批发企业,另外还有约15%出口。”....
王志安教授认为,章水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浙贝母种植基地,目前正朝着种植、加工、销售等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浙贝母产业链。其中“迦叶堂”不仅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进行标准化生产,而且所生产的浙贝母饮片能直接进入医疗机构,这表明章水浙贝母已由初加工向精加工发展,也形成了浙贝母产业的“宁波特色”,对树立宁波浙贝母品牌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和任何一个面临转型发展的传统产业一样,如何改变过去“低、小、散”的状况,勇于面向市场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也是浙贝母产业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成立于2005年的浙贝母生产协会集结了74户浙贝母种植大户,在“抱团发展”“苦练内功”上作了许多探索。
年过六旬的邵吉山是土生土长的章水人,常年经营着“一亩三分地”的他对浙贝母种植得心应手,而对浙贝母市场大潮的千变万化却只能“望洋兴叹”。“农民只管种地,专家擅长研发,市场也需要专业人士来引领。”邵吉山认为,浙贝母产业分工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曙富农浙贝母专业合作社有针对性地在开拓市场上下了一番功夫。作为合作社社长的邵将炜办起了一个贝母加工厂,承担起章水及周边地区部分贝农的委托销售和初加工业务,替广大贝农解决了贝母保存时间短、急需烘干等加工环节的困扰;同时联系江苏、金华磐安等地客商,对接医药生产公司,找到稳定的采购商。目前,合作社在磐安的药材市场设立了浙贝母销售点,章水的“宝贝”由此走向全国各地,去年章水浙贝在磐安药材市场的销售额达2000万元。
浙贝母除了作为传统中药材外,还被列入《中国药典》保健药品名录中,开发浙贝母保健新品、想方设法拉长产业链,成为合作社的另一种尝试。邵将炜将目光瞄向了曾被贝农当作废物扔掉的贝母花。“专家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试验,证实贝母花中所含的药用指标成分比贝母果实还高。”邵将炜介绍,去年他引导种植户收获了1.5吨贝母花干,销往事先对接好的药材销售公司“变废为宝”,贝农每亩增收400元左右。“目前,包括浙贝母花饮品在内的相关保健品正在研发中。”!
同时,章水镇政府则引导当地企业挖掘贝母的深加工价值,开发出“皎溪”浙贝母饮品。章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浙贝母的品质不输川贝,但市场“曝光率”远不及川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浙贝母未形成品牌效应。“如果章水浙贝母能顺利走上品牌化经营道路,定能打开更广的销路。”该负责人表示。
作为浙贝母生产企业的“迦叶堂”,在严控质量的同时,还针对无硫化加工后浙贝母贮藏生产期只有一个月的现实,建造了1200立方米的保鲜冷库,将浙贝母生产期拉长到了4个月。
在美编小韩为本版制作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如过山车般起起落落的价格曲线年“非典”时期,止咳良药浙贝母的市场收购价每公斤高达230元;2004年以后,随着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浙贝母收购价一路下滑,到2009年,每公斤更低至20元,还不及“非典”那年的一个零头;2014年,浙贝母收购价又出人意料地涨至每公斤150元;今年浙贝母收购价预计在每公斤70元左右,应该说是处于正常水平。
价格是农民选择种什么种多少的“指挥棒”。从丰年时的亩均收入5万元,到如今几无利润可得,一些贝农无奈改种其他农作物,这将严重影响到浙贝母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浙贝母一经晒干后就出售,属于初级农产品,经济附加值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在传统浙贝母种植基地章水,当地政府部门、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和贝农们一起,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应对市场变化,推动这种地产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向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浙贝母饮片已经进入了医疗机构;曾被贝农当作废物扔掉的贝母花,也被仔细地摘下来,制成花干,通过提纯处理,其药用价值甚至超过了贝母果实。一条向上下游两端延伸的浙贝母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近日,浙贝母新品种展示及产销共享平台在我市启动,这有利于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之间进行直接沟通,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王芳)。
1617年,姚江(今余姚)三位中医严洁、施雯、洪炜在合著的《得配本草》中首次记载浙江象贝:“象山者味苦,去时感火痰。土贝母,味大苦,性寒。解毒化痰,散郁除热。疗乳痈,祛痘毒。”自此算起,浙贝母自象贝母始,栽培历史超过400年。
杭州名医张志聪(1610年——1674年)在《本草崇原》提及“土产者”,指的是包括象贝在内的浙江本土出产贝母:“贝母气味辛,平,无毒。河中、荆襄、江南皆有。”。
1695年,吴中名医张璐在《本草逢源》明确指出:“贝母,甘平微寒,无毒……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切痈疡。”清末民初张山雷的《本草正义》指出:“考贝母之名,自溯湖《纲目》以前,尚无川象之分,之石顽(即张璐,晚年号“石顽老人”)《本草逢源》……象山贝母之名,始见于此。”...
1765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浙贝,今名象贝。川贝与象贝性各有不同: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川贝味甘而补肺矣,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
近日,浙贝母新品种展示及产销共享平台在我市启动,在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之间架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
浙贝母是“浙八味”中药材之一,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具有清热祛痰解毒的功效,在我国以及东南亚地区有着良好的口碑。海曙区章水镇、鄞江镇、龙观乡是浙贝母的主要种植地。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原产地标记注册证》,认定章水镇樟村为浙贝母原产地。章水镇也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浙贝之乡”。
和其他传统中药材一样,近年来,浙贝母也面临着如何拉长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打响品牌的问题。
浙贝母有记载的种植历史超过了400年,目前海曙的浙贝母种植面积在1万亩左右。今年年初,章水镇浙贝母种植示范基地还成功入选浙江省道地优质中药材示范基地。
“好山好水孕育了优质浙贝母。”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会长邵将炜介绍,章水区域的农田土壤呈现颗粒状,易松易渗水,正是贝母生长的“温床”。而这里优质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也是贝母生长不可多得的先天条件。“去年,全国浙贝产量约3500吨,海曙产量约占三分之一。”....
但是,作为传统种植业,浙贝母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去年宁波浙贝母产值约1亿元,只有最高年份时的一半。”邵将炜说,近年来,浙贝母遭遇了市场波动、种源退化、禁止无硫化加工后延长保存期难等诸多问题。
和传统的中药材一样,浙贝母收购价随市场行情波动大。“2003年‘非典’时期,浙贝母市场收购价每公斤高达230元;2009年,每公斤低至20元;2014年,又涨至每公斤150元;今年预计每公斤70元左右。”邵将炜介绍。与此同时,种子、有机肥、劳动力投入等生产成本却在逐年增加。“以前每亩收益有1万元至2万元,而现在利润屈指可数,有贝农无奈改种其他农作物,这威胁着浙贝母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据介绍,浙贝母的传统初加工方法是拌入石灰或贝壳粉加工成“灰贝”。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贝农开始采用“硫黄熏蒸”技术,有助于防霉、防腐,延长了贝母保存时间,1994年版《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在浙贝母标准中增加了“硫黄熏制”法。考虑到使用“硫黄熏蒸”的中药材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2013年4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将中药材及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收进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增补本,规定浙贝母等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毫克/公斤,同时明令禁止用硫黄熏蒸浙贝母。国家推行贝母无硫化加工的规定,使浙贝母初加工工序变得复杂,保存期缩短。此外,与金华磐安等浙贝母种植新产区相比,种植历史悠久的海曙浙贝母还遭遇了种源退化的烦恼。
“浙贝母产业需要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升质量、推动加工程序标准化、拓展市场等多方面下功夫,从‘药农’向‘药商’方向发展,使浙贝母找到产业发展的春天。”邵将炜说。
在日前举行的“根及根茎类药材品种创制技术高峰论坛”上,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曹新安指出,“药材好,药才好”,加快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对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邵将炜非常认同。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海曙区浙贝母生产协会与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调研章水土壤、水质状况,进行浙贝母的品种提纯、复。
近日,由浙江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认定的新品种“浙贝3号”亮相章水镇浙贝母规范化种植基地,这一新品种经过科研人员10年研发而成,能提高浙贝产量20%以上,引起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
国家中药材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志安教授告诉记者,“浙贝3号”与老品种相比,其药用指标成分高,所含贝母素甲乙总量超过《中国药典》规定标准含量的50%以上,同时繁殖力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强。“通常来说,浙贝繁殖系数为1:1.8,而‘浙贝三号’达到了1:2.6,产量提高了,种植成本下降,农民收益随之提高。”王志安说,接下来这一新品种还需进行配套种植技术、良种繁育技术研发和品种示范展示。
走出了良种繁育的关键一步,作为生产企业,还需在浙贝母加工环节严控质量,因为这影响着浙贝母产品的市场价格。对此,位于章水镇的现代中药饮片企业宁波迦叶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骏达深有感触。
“一方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我们能获取新鲜、品相好的道地原材料;另一方面,我们与科研单位合作,投入3000多万元,研制引进了符合浙贝母无硫化生产加工所需要的成套设备和检测检验仪器,聘请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保证了浙贝母产品活性、成色和含量的可靠。”崔骏达说,“迦叶堂”在赢得业内肯定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认可。“目前,我公司浙贝母产品价格比市场价高5%至10%,产品的60%进入全国中药饮片企业、20%进入全国中药批发企业,另外还有约15%出口。”。
王志安教授认为,章水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浙贝母种植基地,目前正朝着种植、加工、销售等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浙贝母产业链。其中“迦叶堂”不仅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进行标准化生产,而且所生产的浙贝母饮片能直接进入医疗机构,这表明章水浙贝母已由初加工向精加工发展,也形成了浙贝母产业的“宁波特色”,对树立宁波浙贝母品牌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和任何一个面临转型发展的传统产业一样,如何改变过去“低、小、散”的状况,勇于面向市场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也是浙贝母产业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成立于2005年的浙贝母生产协会集结了74户浙贝母种植大户,在“抱团发展”“苦练内功”上作了许多探索。
年过六旬的邵吉山是土生土长的章水人,常年经营着“一亩三分地”的他对浙贝母种植得心应手,而对浙贝母市场大潮的千变万化却只能“望洋兴叹”。“农民只管种地,专家擅长研发,市场也需要专业人士来引领。”邵吉山认为,浙贝母产业分工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曙富农浙贝母专业合作社有针对性地在开拓市场上下了一番功夫。作为合作社社长的邵将炜办起了一个贝母加工厂,承担起章水及周边地区部分贝农的委托销售和初加工业务,替广大贝农解决了贝母保存时间短、急需烘干等加工环节的困扰;同时联系江苏、金华磐安等地客商,对接医药生产公司,找到稳定的采购商。目前,合作社在磐安的药材市场设立了浙贝母销售点,章水的“宝贝”由此走向全国各地,去年章水浙贝在磐安药材市场的销售额达2000万元。
浙贝母除了作为传统中药材外,还被列入《中国药典》保健药品名录中,开发浙贝母保健新品、想方设法拉长产业链,成为合作社的另一种尝试。邵将炜将目光瞄向了曾被贝农当作废物扔掉的贝母花。“专家团队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试验,证实贝母花中所含的药用指标成分比贝母果实还高。”邵将炜介绍,去年他引导种植户收获了1.5吨贝母花干,销往事先对接好的药材销售公司“变废为宝”,贝农每亩增收400元左右。“目前,包括浙贝母花饮品在内的相关保健品正在研发中。”。
同时,章水镇政府则引导当地企业挖掘贝母的深加工价值,开发出“皎溪”浙贝母饮品。章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浙贝母的品质不输川贝,但市场“曝光率”远不及川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浙贝母未形成品牌效应。“如果章水浙贝母能顺利走上品牌化经营道路,定能打开更广的销路。”该负责人表示。
作为浙贝母生产企业的“迦叶堂”,在严控质量的同时,还针对无硫化加工后浙贝母贮藏生产期只有一个月的现实,建造了1200立方米的保鲜冷库,将浙贝母生产期拉长到了4个月。
在美编小韩为本版制作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如过山车般起起落落的价格曲线年“非典”时期,止咳良药浙贝母的市场收购价每公斤高达230元;2004年以后,随着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浙贝母收购价一路下滑,到2009年,每公斤更低至20元,还不及“非典”那年的一个零头;2014年,浙贝母收购价又出人意料地涨至每公斤150元;今年浙贝母收购价预计在每公斤70元左右,应该说是处于正常水平。
价格是农民选择种什么种多少的“指挥棒”。从丰年时的亩均收入5万元,到如今几无利润可得,一些贝农无奈改种其他农作物,这将严重影响到浙贝母产业的传承和发展。
浙贝母一经晒干后就出售,属于初级农产品,经济附加值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在传统浙贝母种植基地章水,当地政府部门、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和贝农们一起,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应对市场变化,推动这种地产中药材的种植、加工、销售向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浙贝母饮片已经进入了医疗机构;曾被贝农当作废物扔掉的贝母花,也被仔细地摘下来,制成花干,通过提纯处理,其药用价值甚至超过了贝母果实。一条向上下游两端延伸的浙贝母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近日,浙贝母新品种展示及产销共享平台在我市启动,这有利于种植户和加工企业之间进行直接沟通,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王芳)!
1617年,姚江(今余姚)三位中医严洁、施雯、洪炜在合著的《得配本草》中首次记载浙江象贝:“象山者味苦,去时感火痰。土贝母,味大苦,性寒。解毒化痰,散郁除热。疗乳痈,祛痘毒。”自此算起,浙贝母自象贝母始,栽培历史超过400年。
杭州名医张志聪(1610年——1674年)在《本草崇原》提及“土产者”,指的是包括象贝在内的浙江本土出产贝母:“贝母气味辛,平,无毒。河中、荆襄、江南皆有。”!
1695年,吴中名医张璐在《本草逢源》明确指出:“贝母,甘平微寒,无毒……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切痈疡。”清末民初张山雷的《本草正义》指出:“考贝母之名,自溯湖《纲目》以前,尚无川象之分,之石顽(即张璐,晚年号“石顽老人”)《本草逢源》……象山贝母之名,始见于此。”?
1765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浙贝,今名象贝。川贝与象贝性各有不同:象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川贝味甘而补肺矣,不若用象贝治风火痰嗽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