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自来水吗?”“,村里通了水,也通了电。现在村里正在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这段对话发生在习前些天来到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和对话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她是赤峰市唯一一名女性村支书。
小庙子村有2700口人,耕地5370亩。担任村支书以来,赵会杰带领村民种桔梗、党参、胡萝卜,中药材品种有20多个。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增至1.3万元。
“我最大的幸运是选择了一条适合村里发展的路。”赵会杰说,找到前进方向后,百姓还得有内在动力、主动跟进。当这两种力量汇集在一起,村子面貌才可能改变。
如何把村民发动起来,赵会杰有高招。她以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举例说,村里以前是散户种植,靠天吃饭,且无法形成市场合力。“我们那儿有句俗话叫‘货到地头死’,就是说村民们辛苦种出来的东西,被货商任意压价,很憋屈。”她想,何不拧成一股绳发展呢?说干就干,她倡导成立了合作社,把村里大部分土地流转过来,扩大种植规模。村民不仅成为股东,还能到合作社打工。
不过,合作社成立的前两三年时间里,充满了酸甜苦辣。比如,赵会杰想带领村民种桔梗,但本地种子性能退化了,她就到山东去考察,引进种子,然后在合作社小规模试种。很快,新桔梗在产量、性状、收入上和本地桔梗明显拉开了距离。很多村民议论,“怎么一个锅出了两样饭?”她跟村民解释,带大家一步一步来。经过几季,试种大获成功,村民们纷纷采用新种子,加入合作社。
除了桔梗,她还带领村民种胡萝卜、中药材、玉米、谷类,不仅让土地休养生息、恢复地力,还给村里养殖业提供饲料。针对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她通过申请国家惠农项目,搞网格式节水灌溉。如今,村里各类产业合作社数量达几十家。
更特别的,赵会杰还鼓励村民“走出去”流转土地。她将其形容为“借鸡下蛋”:借用别村的土地,发展、充实自身产业。“这个过程很困难,毕竟在别人家门口,不好办事。好在这种模式已经形成规模、步入正轨。”赵会杰说,如今村里六成多合作社到赤峰其他乡镇、旗县流转土地,最远的到了河北坝上。
产业化规模这么大,失败了怎么办?她坦承,刚开始时村民们很忐忑,村委会也有过犹豫,毕竟大家都要靠土地养家糊口。“不过后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敢闯敢干,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路。”。
小庙子村近年来变化很大。这些年,村里修了两座桥、一条13公里长的水泥路,盖起了文化广场、超市。赵会杰和村委会班子成员每天在工地从早干到晚,村民们自发以工代劳,大家一起干。村里还组建了广场舞队、秧歌队、舞龙队、舞狮队。
“村委会人虽然少,但凝聚力、向心力很强。只要我们做的事对老百姓有益,老百姓自然会支持。”在她看来,处理干群关系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心放正,工作的时候不抱私心,守住道德底线,老百姓就会把你当主心骨。”。
今年,赵会杰已经以合作社和村委会名义申请了蔬菜和中药材深加工的国家项目。“我们准备把产业链延长,提高利润,实现小庙子村的富民强村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