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推出“强国记者新春走基层——2024,来自一线的故事”系列报道。通过记者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发现和记录火热的生产,讲述浙江和浙江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故事。
“强国记者”跋涉2000多公里,深入明康汇云南泸西基地采风,以独特的视角探索新发现,以小切口反映乡村振兴大主题。从浙企到“浙“人,从“老师傅”到新农人,从主力军到新生代,系列稿件详实生动地展现了明康汇作为“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实干与担当。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强国记者”的脚步,去感受一位出身农家的80后“新农人”,二十余年来,从田里来,到田里去的坚守与蜕变。
冬日的云南,暖意融融,“强国记者新春走基层”来到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走在明康汇泸西基地的田野中,满眼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带着我们参观的基地总经理雷武沛笑着告诉记者,这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田,就是泸西蔬菜的代表品种——小香葱。
接着,他就给记者“安利”起了小香葱的品种优劣,种植要求、分蘖技巧、口感差异等“冷知识”,让同行的参观者听得津津有味,大呼意外。没想到,我们面前这位身材结实、面容黝黑的“80后”,说起种菜滔滔不绝,谈起农业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位年轻的“老专家”。
十年前,雷武沛随着明康汇进驻泸西,从零开始搞起蔬菜种植产业后,全国各地的农业种植企业纷至沓来,一起把泸西蔬菜种植这块“煎饼”越摊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泸西全县蔬菜种植67万亩次,常年蔬菜基地19.56万亩,产值逾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近70%,蔬菜总产量、人均蔬菜产量均居云南省第一。
短短十年,这座高原上的小县城,因为搞特色种植和产业调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离不开无数像雷武沛这样的“新农人”,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挥洒青春,奉献热情。
雷武沛是福建人,是一名不折不扣的“80后”。他大学选了农学专业,一度让家人很不理解:好不容易送你去读书,目的就是走出农村、不当农民,怎么最后还是去学农,没有前途。
但从小在农村的生活,让他对土地充满了感情。当时的他,铁了心就是想搞农业。他说,双脚踩在土地上的感觉让他觉得踏实。
大学一毕业,他就进了农企搞农产品种植,从记录员到技术员,和农民一样泥里来土里去,在水田里把双脚泡到发白,目的就是想从科学角度理解种植,对所学理论进行田野实践。他一干就是13年,直到可以熟练地管理和运作大型种植基地,这也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农业产业经验。
十年前,他加入刚成立不久的明康汇。他以技术为支撑,发挥自己优势,开始负责公司在全国的农业基地建设。后来,还参与了建立和完善公司整个生产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的工作。
鉴于他有着十多年的基层农田生产和管理经验,又受命负责明康汇全国21个蔬果产品OEM基地的开发、选址及风险评估工作。
从纯农业种植生产技术人员,转为研究行业动态、懂管理会经营的综合人才;从看天吃饭、只考虑种植生产,到需要考虑市场和消费者反应,研究竞品来统筹种植收购计划,工作内容和职业角色的快速转换,一度让他不适应。但他坦言,这种快节奏、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也让他获益匪浅,或许在冥冥之中就为今后全面建设和运作泸西基地做了准备。
雷武沛回忆,2014年8月他们进驻泸西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土地流转、设施建设、人员团队搭建等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好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加上自己有着十多年农业产业领域的工作经验,在基地建立之初他们就进行了缜密的调研和前瞻性规划,在架构设置和流程设计上都做了精确的部署,这为后期的工作开展和业务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蔬菜的质量管理上,我们对每户农户进行前期培训。”雷武沛说,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明白、吃得放心”,基地从生产源头就开始建立档案,形成全程可追溯的流转码。通过扫描这个码,可以清晰地查询产品追溯信息,包括产地、生产日期、运输和蔬菜农残、有机肥使用情况等。
科学管理,精准施策,使得基地很快走上正轨,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断显现。目前,泸西县的蔬菜企业达380家,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达45个、种植大户达1083户。
不断壮大的蔬菜产业,吸引了不少“原乡人”返乡就业。他们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人在种植基地务工,每个月可以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家庭,村里人又纷纷开始留守故乡了。
这个职务,意味着他要统筹整个公司的蔬果采销工作,负责蔬果产地的资源开发、合作基地及供应商认定,还要将全国各蔬果产地的农民、个体种植户、种植公司以供应合作伙伴的模式引入明康汇,纳入“企业订单+农户”的采购经营模式。
同时,还要负责商超渠道、教育食堂及终端门店的蔬菜SKU销售计划、供应链搭建和管理,丰富农产品销售种类,以及推动农产品“产+供+销”体系建立,缩短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路径,减少中间商,为做大做强自营供应链夯实基础。
他发挥自己熟悉蔬果运营各链路的优势,深入高原谷地,涉足山海田园,实地探访蔬果品质,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为农民提供合理的采购建议和有效的市场信息。他和团队就是要克服艰难险阻,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带动各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截至2023年10月,以泸西基地为中心的云南产区带动云南蔬果销售17070吨,销售额超亿元。
目前在泸西,种植的葱主要有3种:红葱,铁杆白葱和小香葱,而小香葱里又分为黑葱和白葱,它们性状不同,口感不一,上市季节和销售目的地也各有不同,所以,只有非常清楚地掌握了它们所有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种植,才能让基地和葱农获得更好的收益。
泸西县平均海拔约1800米,年平均气温15.2度,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宜种植小香葱,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能种。再加上小香葱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还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带动大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明康汇泸西基地所在地金马镇,你会看到“葱的海洋”。雷武沛说,收获期一到,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着栽葱、拔葱、捆葱、搬运的人……基地的“用工荒”,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
雷武沛说:“在采收期,工人在葱地里干活,一天能挣两百来块钱。上个月我们这里有个工人拔葱速度很快,月底算了一下,28天给他结了8000多块钱的工资。” 而在当地自家自种小香葱的村民,每月最低收入可达4500元。
雷武沛告诉记者,经过十多年明康汇等泸西众多农业种植企业和无数葱农的努力,小香葱已经成为泸西县的重点产业,在当地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种植面积达13万亩,复种面积46.5万亩次,产值近35亿元,产量占云南的60%以上。这里,已经成为国内单品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香葱种植基地。
他有个抖音账号叫“墨农寻鲜”,个性签名是:分享生鲜资源信息!深耕产地生鲜资源!寻找优质合作伙伴!
我问他,你这个IP的“寻鲜”好理解,那个“墨农”是什么意思?他笑着说:“你看,我这十几年都在云南种菜,被紫外线晒得黑不溜秋,自己又是搞农业的,跑遍全国四处寻找新鲜食材,所以就叫‘墨农寻鲜’了。”你别说,还挺贴切的。
截至目前,这位“墨农”共发布了302个作品,拥有2885个粉丝,获得了1.6万点赞。从发布内容来看,绝大多数是他走南闯北,在全国各地农业种植基地考察和采购的真实记录,也有一些知识讲解和优质农产品的展示。作品虽然没那么唯美,但胜在知识密集度高,可看性强。
我问他是怎么想到要玩社交媒体的,他笑着说:“我经常要去很多地方,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产品和事情,就想拍下来。有时候对农业产业有些想法和感慨,也会记下来。一来是记录工作生活,二来也愿意和感兴趣的人分享。”?
有时候他也会和“粉丝”互动,如果有“粉丝”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渠道,他还会专程去拜访。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媒体也是他拓展业务、搜集信息的重要渠道。
他告诉记者,如果有可能,他也想当个“网红”——那种传播农业知识的分享型“网红”,把自己和公司做的事情展示给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关注蔬菜生产及食品安全和参与到扶农助农的事业中来。
雷武沛告诉记者,他从事农业20多年,回顾走过的路,还是喜欢土地、喜欢农业。这份热爱,支撑自己走到现在。无论是最初的基础生产还是后来的采购运营,他都保持了作为一个农家子弟的本色,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从基层技术人员到蔬果采购总监、到分公司总经理的蜕变。
对于集团提出的“乡村振兴是明康汇永久的头等大事”这一使命,他深以为然。他始终都记得,自己来自农村,对土地和农业有着天然的热爱。就像他经常说的:“我就喜欢农业,能做和农业相关的事,我就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