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这白河滩真是块宝地,种啥啥丰收,谁种谁发财。你别小看这800亩裕丹参,每亩年收入30000多元里!”盛夏时节的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处处充满着生机,被誉为南阳人民“大水缸”的白河水碧波荡漾,水中天鹅嬉戏,岸上绿茵盖地,正在为村民张军胜等人做技术指导的白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明军眉飞色舞的告诉记者:“除了500亩月季园外,俺村这丹参园区也是个聚宝盆啊!”。
丹参(又名血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因生长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方城县(方城简称裕),才被称为裕丹参,被医圣张仲景称为“丹参之首”。当地自明、清以来就有种植裕丹参的习俗,因其品质优良、疗效显著而畅销全国。
2018年,博望镇结合精准扶贫,在大力发展黄金梨、月季、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的同时,又在“钻冷门、找特色”上做文章,以市场为导向,瞄准裕丹参的广阔市场前景,引导白河、关坡柳、李良庄等村农民在白河滩的沙土地上种植裕丹参,获得成功后,逐步扩大规模,从几十亩发展到800多亩。在初具规模的前提下,白河村支部书记李明军主动牵头,组织张瑞亭等12家专业户参加,成立了裕丹参专业合作社,发挥统的功能,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联系销路,统一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栽培管理上,该镇农民以确保品质、提高产量为出发点,严把肥、水、药物应用关口,在施肥环节,聘请专家、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根据裕丹参生长中对氮、磷、钾、锌、铁等元素的需要,尽量使用鸡粪、羊粪、猪粪等农家肥,适当配施多元素复合肥;在灌溉上讲究勤浇少浇,不搞大水漫灌,并根据中午时段气温偏高,冷水灌溉易伤苗的情况,把浇水时间选择在上午11点之前和下午五点之后;病虫危害是影响裕丹参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运用化学农药防治难免造成农药残留,专业合作社在专家、技术人员指导下,研制出专门用于中药材病虫防治的土农药,并广泛应用生物防病治虫新技术。
号准市场脉搏,“钻冷门”,找特色,广泛运用现代化新技术,在主攻产量的同时,以质量赢市场,使该镇发展特色产业收到了“种啥啥丰收,谁种谁发财”的目标。眼下,正是各类农作物生长的黄金阶段,走进裕丹参产业园区,碧绿的丹参苗长势喜人,一派丰收景象。(李善喜 潘新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