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为什么对下渌村情有独钟?下渌村党支部书记韦世宁说:“我们村的龙眼果质好,人也热情、老实、厚道,从不搞假,不欺负外地人。”!
“下渌村走出了一条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的共同致富新路子。富裕造就了下渌村的和谐!”武鸣县委书记苏绍荣说。
有着“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村民自治模范村”等殊荣的下渌村,满眼是绿,遍地是果,迎面吹来的是清爽宜人的和谐之风....
8月的下渌村一片繁忙,村里的五六个龙眼收购点人头攒动。村民们忙着卖龙眼,忙着点钞票。只有5个村民小组、210户810人的下渌村,俨然是一个“龙眼大本营”。小小的龙眼,是下渌人共同致富的结晶。
韦世林,一个黑瘦的小老头,虽不是村里种龙眼最多的,却是技术最“过硬”的。村里多数果农,都在他的指导带动下,走上了富裕之路。他是下渌村公认的“龙眼王”。
原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下渌村人开始种植龙眼,但传统的种植方式,一般要6年才挂果,而且产量很低。承包了20亩荒地的韦世林等4位村民走上了外出取经之路。他们多次来到广西农学院一个武鸣籍教授的家学习龙眼嫁接技术,学习科学管理技术。因为技术到位,他们种植的龙眼树3年便可挂果,亩产量达到7500公斤。那年,龙眼的市场价每公斤24元,韦世林他们每人各收4万元,成为“万元户”。
种龙眼的技术要求很高。下渌村掀起种植热潮之后,韦世林成了“香饽饽”。乐于助人的他,总能随喊随到,悉心指导村民。平时,他见到谁家的果树该剪枝了,或者该施肥了,就提醒一声,从不摆架子。2001年,他到广东考察,发现个小、味甜、口感好、产量稳的砂糖桔,价格虽高,却深受市民欢迎。于是他大胆引种,获得了成功。在他的引导下,全村又掀起了种植砂糖桔的热潮。
“为什么要教别人?”韦世林说,当年龙眼丰收时,因为村里的种植规模小,外地老板不来设收购点,他们只能肩挑人抬把龙眼运到外面去卖,辛苦不说,价格还比别人低。要改变这种状况,教会别人技术,形成规模化种植,才是明智的选择。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大家富了自己才能永久富!”韦世林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下渌人共同富裕的理念。遇到难题时,村民经常采取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的办法。三队的韦修焕,种有10亩砂糖桔,养有几十头母猪。
由于技术不到位,效益不是很好。在村里种植能手的帮助下,他采取“养殖-沼气-种植”生态种植模式,效益上了新台阶。5队的韦旭从韦世林那里学到砂糖桔技术后,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亩产量比韦世林的还高,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丰收之后,他专门弄好一桌酒菜,请韦世林过去“总结”,把自己的技术又教给“师傅”。
“互教共学,成果共享”,让下渌村人人都是技术员。如今,他们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不断调整种植结构,使下渌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全村种有龙眼70公顷、砂糖桔55公顷,芒果100多亩、蔬菜150多亩,农副产品价格通常比周边的村屯每公斤高出0.5至1元,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
阳光如炽的午后,下渌村委会门前的大榕树下一片绿阴。卖完龙眼的村民吃完午饭后,聚集在这里下象棋、打牌、聊天,一派乐陶陶的和美景象。
口袋鼓起来的下渌村民,文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村里十分重视文化设施建设,戏台、灯光球场、图书室、文化长廊、电脑室等一应俱全。同时,经常举办文体活动,为村民提供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50余岁的三队队长苏汉昌是下渌村的“小品王”。他文化不高,平时打好腹稿后,就到村妇女主任王利勤家,让她的爱人老韦记录整理下来,编出了《夫妻学戏》等8个小品。苏汉昌、老韦和王利勤被村里人称为小品“铁三角”。苏汉昌不但自编自演,还让老婆进了舞蹈队。性格开朗的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队长的老婆不参加谁参加呀!”?
下渌村有5个文艺队,每个文艺队有20来个演员,平均起来,每8人就有一个是“演员”。这得益于村里的“文化体制”。村里规定,每年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及其他文体活动,每个队都要参加,队长是责任人。还规定:演出的节目必须有小品、独唱、舞蹈、合唱各一个,拔河、象棋、投篮等项目也要组队参加;村里从集体经济中拿出一定的资金,每个节目奖励200元,其他文体项目也设奖;演员服装由村里配置。全民参与、全村同乐,成为下渌村独特的文化现象。
下渌村各队普遍形成了用奖金来会餐的“制度”。今年春节,苏汉昌所在的生产队共获奖金1900多元,便定在初一会餐。那天,全队100多人聚集在大榕树下,摆上10桌,同享“胜利果实”,好不热闹。对这个“集体大餐”,村民们都十分看重,无人“缺席”。苏汉昌对记者说:“多年来我们都是这样。其实,群众不在乎吃,图的是高兴!”...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下渌村群众之间的“润滑剂”,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纽带。几年来,下渌村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全村连续十几年无刑事案件、赌博和打架斗殴事件发生,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形成了帮老扶幼、邻里和睦、健康文明、团结向上的新风尚。
这是下渌村共同建设新农村的“成绩单”:2002年以来,通过群众集资、村集体出资、上级补助等方式,全村共筹资320多万元,将通往双桥街的村主干道和5条村屯干道都铺上了水泥路;投入83.3万元,完成电视广播“村村通”;组织本村5个屯先后投入1697万元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硬化巷道4.8公里,建成了村办公楼、小学教学楼、灯光球场,建成村戏台、阅览室、电脑室、娱乐室、卫生室,沼气池和卫生厕所入户率达98%,绿化率达85%。
一个小村,为何能在短短的几年里,成就这么大的事业?这是下渌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注重一事一议、村务公开,从而大大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的结果。
“村里的事我们都有发言权。”下渌村的群众说。2005年,南宁市某公司承包了该村的95公顷林地,由于资金不到位,未及时付给承包金。为此,村“两委”主持召开了村支部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席会议,作出了终止合同的决定。在林地重新发包还是划分给农户这个问题上,村“两委”十分尊重群众意愿,组织村民投票表决。通过投票,全村有80%以上村民同意将林地重新发包。其后,村委会召开招标会将林地重新发包,林地租金由原来每年每亩15元提高到22元,林区内的林木承包金也由原来的30万元提高到60万元。“一事一议”,让村集体土地实现了增值,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在下渌村的村务公开栏,记者清楚地看到村集体经济的收支情况,后面还有村理财小组成员的签名。通过实行村务公开,村民成了“明白人”,村干部成了“清白人”,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由此大大提高。
生态家园美如画,一点不比城市差。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绿树成荫、舒适惬意的下渌村,让人们感受到了新农村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