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日消息:10多年来,云南洋桔梗从无到有,至今生产面积已超万亩,代替非洲菊跃升为云南第四大切花品种。多年来其行情涨势不减,亩收益最高,成为继玫瑰、康乃馨之后我国又一个优势切花品种。云南是全国洋桔梗生产大省,从云南的洋桔梗生产和销售情况来看,洋桔梗产业前景喜人,但种苗国产化亟待推进。
洋桔梗又名“无刺玫瑰”,有吸水性好、瓶插期长、耐贮藏、耐长途运输、花型好、花色漂亮、观赏价值高等优点,较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很多年前,洋桔梗已在欧洲、日本兴起,是切花生产上升速度最快的种类。目前,全球年销售洋桔梗切花3亿枝,在切花中排名第七位。
但是,洋桔梗切花在我国及周边国家市场还是一个新型切花产品,还未被更多的消费者所认识、接受和使用。针对此种情况,玉溪佳海农业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宇等人,整合生产型花企、电商和花店等各方面优质资源,高薪聘请业界知名花艺师,组建了云南联创花卉艺术传媒有限公司,通过提升一批花店业主和培养一批创业青年,打通花店这个链接生产和终端的关键通道,达到推广洋桔梗等新优花卉的目的。经过云南企业近两年的大力推广种植和市场开拓,洋桔梗的很多优点和市场优势正逐渐凸显出来。在国内一级市场,洋桔梗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和接受。从去年底至今,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对洋桔梗的需求旺盛,产品供不应求。
市场拉动生产。2015年,云南洋桔梗切花种植面积达1.46万亩,2009年以来年均增幅42.83%,种植规模已超过非洲菊,跃升为云南第四大“花旦”。同时云南也成为全国洋桔梗大省,已吸引其他国家的10多家洋桔梗育种商密切关注,是荷兰种苗商和日本种子商的重要市场。
目前,云南洋桔梗切花种植以通海、江川、华宁、玉溪等地为中心,逐渐向周边地区扩展,形成了昆明、红河、楚雄等3个片区。昆明主要集中在嵩明县小街、杨桥和石林县等地区,红河主要分散于弥勒、泸西、蒙自和个旧,而楚雄分布零散,种植面积小,仅在苍岭镇有种植。按目前的状况看,今后洋桔梗产业的基本走势为:规模增速不减,亩产和优质花率将随着种植模式的改善而明显增加,市场需求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05年至2015年,云南洋桔梗行情整体呈上涨态势,10年间均价保持15.88%的幅度增长,2014年均价最高,达每枝2.3元,2015年下降至每枝1.52元,但依旧是2005年均价的2.4倍。2016年,洋桔梗行情回调,一季度均价每枝3.56元,同比上涨36.35%,4月和5月行情保持高价位运行。
从近11年的月均价格走势看,通常情况下,洋桔梗价格最高峰集中在12月至翌年3月,但是今年的4月-5月价格依旧保持高位运行,5月均价高达每枝4.77元,峰值创历史新高。全年价格低谷期集中在6月-8月,最低是2007年7月,每枝仅0.23元。但2008年后,谷值逐年抬升,近两年达每枝1元,这主要归结于品质提升、新优品种增多、消费量大幅增加。
从近几年洋桔梗切花的市场行情和生产效益看,洋桔梗已成为云南最具活力、发展潜力最大的切花品种之一,花农比较效益好,生产积极性高。全省洋桔梗切花每亩产量3万-4万枝,每亩纯收入2万-3万元。
目前,云南洋桔梗种苗年需求量在0.8亿-1亿株,种苗主要来源有3个途径。一是从荷兰进口种苗,约占总需求量的50%,主要有两家公司供应,用于秋冬季种植。这些洋桔梗种苗生产企业具有几十年的历史,具备世界顶级技术和设施设备,从种子冷藏处理、播种、繁育,再到种苗分拣、检测等一系列质量控制已相当成熟,种苗生产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二是本土企业自繁。目前规模化生产洋桔梗种苗的企业有立深新园、昆明缤纷等不到5家,总年产量在4000万-5000万株,这些企业10多年前就开始专注于洋桔梗及其种苗生产,基础好,实力较强,但生产设施和技术配套不健全。三是部分农户也开始尝试洋桔梗种苗生产,这部分种苗占总需求量的3%左右,年产量200万-300万株。这些生产商借鉴、利用烤烟漂浮育苗技术,加上精心细致的管理,逐渐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种苗品质不稳定,优质种苗量少,仅供应少部分种植者在夏季栽种。
从全球来看,洋桔梗种苗繁育所需的种子绝大多数来自日本,品种有露西塔、圣剑等10多个系列近百种,荷兰规模化种苗生产企业能以比较优惠的价格从日本获得种子和品种,云南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据了解,洋桔梗种子从日本到荷兰繁育成种苗后出口到我国云南,每株售价0.6-0.8元,其中运输成本占30%左右,而国产化种苗可以省去运输和部分环节交易成本,这样每株种苗售价可以降低0.2元,每年至少可以节省800万-1000万元的种苗费用,每亩洋桔梗可以节省3000-4000元的种苗成本。从目前洋桔梗的市场反映看,国内很多地区已开始种植洋桔梗,今后3年-5年国内洋桔梗种苗需求量有望超过1.5亿株。因此,种苗国产化已迫在眉睫,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播种机等生产设施设备以及成套自动化种苗生产技术缺乏,财政、社会等各类资金的持续性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力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