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1.68万亩,实现产值6700万元。今年,全县中药材面积超2万亩,将实现产值近亿元。
提起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发展,首先要说到一个人,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协会会长马云甫,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没有丰厚的资产,却有着良好的口碑;他言语不多,却带动全县3000多农户参与到药材种植行列中,中药材已成为农户的“致富药”。
马云甫家住景台镇,这里是半山区,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指望着大苞米,忙碌了多年,收入却很低。一个偶然机会,他了解到发展药材市场前景较好,一下子兴奋起来,联想到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发展环境较为宽松。从事中药材生产,很可能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稳妥起见,马云甫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首先找到县科协、县农牧局等部门的专家进行详细的探讨、论证,了解伊通发展中药材的可行性;又先后3次到北京同仁堂药店了解中药材的需求量,3次到河北省安国市、河南省卢氏县等地药材市场考察了解中药材的市场行情及前景,并查阅了多种有关的报刊杂志。通过调查,他了解到,国内、国际对中药材的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至此,他坚定了种植中药材的信心。2008年,他把自家的1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柴胡、黄芪、黄芩等中药材,成为全县第一个药材种植大户。
种植药材是个细活,耕种、浇水、打药、锄草、施肥,每个环节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马云甫生怕稍有疏忽影响了药材生长。起初,马云甫的药材长势很好。后来,就开始断断续续地出现了各种异常。尤其是黄芪,长到70厘米高的时候,叶面上出现了许多黑色的虫子,导致叶片迅速收缩、坏死。通过多方向专家请教,才弄清是因天气干旱生成的一种新型害虫。经过专家指导,采用了毒土灭虫的方法,及时控制住了病虫害的蔓延。这件事,让他深深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没有科技知识,简直是寸步难行。
马云甫购买了《种植中药材技术解答》、《中药材的需求量》等大量中药材方面的书籍,并订阅了好几种报刊。每逢外地组织有关中药材生产的培训班和讲座,无论路途远近,都积极地前去参加,并收集回来不少资料。为了尽快掌握中药材管理技术,他和爱人顶着炎炎烈日,忍着蚊虫叮咬,一天到晚在田里摸爬滚打,一边观察秧苗的生长习性、特点,一边做笔记、查阅资料,有时候就住在田间的简易房里。别人农闲没事的时候,打打麻将,看看电视,侃会儿大山,对他来说那是从来没有过的事。他对中药材的研究几乎着了魔。
经过不懈努力,马云甫很快掌握了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技术,不仅熟练掌握了常见中药材的种子、种苗选择标准、病虫害防治方法、收获技巧等,还对常见中药材的出售时机、市场行情及销售网络烂熟于心,成了远近有名的中药材种植能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云甫种植的黄芪、黄芩、沙参、板蓝根、荆芥、瓜蒌、红花、牛膝等品种,无论是产量、质量,还是市场销售价格,都好于外地同类产品,亩效益是普通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而且产品畅销全国各药材市场,有时收购药材的外地客商交定金提前预定,带着车前来等货。
“一人富不算富,带动帮助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这是马云甫最高的理想和追求。他种植中药材,是为了给当地父老乡亲趟出一条致富的路子。
在马云甫的带动下,许多农民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尽快见效,使伊通县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他毫无保留地向种植户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他亲自帮助农户选购种子、种苗,到田里指导农户平整土地、施肥下种。哪家农户管理中遇到了难题,他除了在电话中尽量给予详细的解答外,还亲自到地里给予指导。
有一次,马鞍山镇岗阳村赵凤文家种的黄芪出现了一种黑色蚜虫,眼看着叶子一片片枯黄却不知所措,心急火燎地找到马云甫。当时,马云甫家种的药材正在浇水、施肥,误了时机,就会影响药材的生长。但马云甫还是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活,立刻来到赵凤文家地里,和他一起查看分析病情,确定防治方案,并和他一起兑药、喷洒,一直到4亩多黄芪全部喷洒完。在他的热心扶持下,赵凤文的药材基地发展到150亩,年收入30余万元。
对于那些想发展中药材又缺乏资金的农户,马云甫主动找到他们,借给他们钱,鼓励他们发展。石灰村一农户因经营不善,欠了许多外债,没钱为种植中药材投入。了解这一情况后,马云甫先后借给他5000多元钱,扶持他发展中药材,现在年收入达1万多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2年春,马云甫牵头成立了伊通满族自治县中药材协会,协会集良种繁育、物资供应、技术服务于一体,不仅进行良种销售、技术指导,还配合县科协、农牧局等部门广泛开展各种科普活动。近年来,协会每年都出资5万余元,共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60场次,召开农作物新品种现场观摩会12次,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48场次,参训人员2万人次,接受技术咨询6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余万份。
技术问题解决后,销路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很多农户担心中药材收获后卖不出去。为了打开销路,让农民吃上定心丸,马云甫率领协会开始致力于发展订单农业。他们多次带着样品南下北上到全国各大药材产销地,向药材经销商及药材加工厂家详细介绍全县中药材的产量、质量及发展前景,商家被他们的真诚与执著所打动,纷纷与协会建立了固定的产销关系。今年,全县80%以上的中草药已经签了订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药材种植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已由“星星之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全县中药材种植户达到3000余户,中药材种植成了伊通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协会业务扩展到公主岭、梨树、辽宁清原等地,很多农户依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