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水第一次邂逅姜荷花,是在1999年广州的一场花卉展上。来自荷兰的一家园艺公司,携500株“清迈粉”参展。“清迈粉”是最早进入国内的姜荷花品种。出于行业敏感性,林金水当即出价1万多元,买下了这批不曾见过的异域花卉。
1994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毕业后,林金水便进入花卉业,而后创办漳州市金銮园艺有限公司。当时,林金水在福建省热作所的引种圃中,发现了一株引自非洲的金鸟赫蕉,决定批量引种并将其推向市场。这便是日后在切花市场上大热的“黄金鸟”。
但不久之后,“黄金鸟”市场遭遇滑铁卢。“大量从业者涌入,价格一路看跌,海南一带的花农借助当地气候与土地成本优势,不断刷新‘黄金鸟’市场价格底线。”林金水还记得,到了2000年左右,“黄金鸟”切花收购价不足每支0.4元。因此,林金水急于寻求新的替换品种。特色鲜明的姜荷花引起了他的注意。
姜荷花,因粉红色的苞片酷似荷花而得名,同时又因其原产于热带,花朵形似郁金香而有“热带郁金香”之称。在姜荷花的原产地,由于姜荷花花朵大而艳丽,寓意圣洁,多被作为佛教用花,这一消费习惯也在日本、我国台湾得以流行。
“作为一种热带花卉,福建气候条件很适合姜荷花生长,花期约从每年6月初持续到10月中上旬,而此时正值夏季切花种类、产量较少的时期,可以弥补市场切花供应不足。”陆銮眉表示,姜荷花生长习性为春种、秋收、冬休眠,与百合、郁金香等常规花卉的栽培周期正好错开,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花卉产业结构。更重要的是,姜荷花经济效益不俗。每个种球每年可分裂出5到8个新种球。当前,姜荷花切花市场零售单价最高近8元,收购单价为1元,亩产可达2万支以上,利润近8000元。
林金水夫妇对姜荷花市场前景寄予厚望。三年后,他们又在“清迈粉”的基础上,从海外引进了“荷兰红”与“白雪公主”品种。时至今日,它们依然是国内姜荷花市场上的三大主流品种。
但在最初推广阶段,市场对这一异域品种反应冷淡,切花收购单价曾在2002年左右探底至0.5元左右。“尽管姜荷花植株姣好,花色艳丽,但在国内却一直没能形成大众消费趋势,究其原因,缺少相应的消费文化基础是重要因素之一。”林金水表示,经过多年的推广,姜荷花在有敬神礼佛传统的广州实现了市场突破。此外,市面上流行的品种,花瓣大都带有绿边,观感上略显陈旧,并不符合国内消费语境。因此,消费习惯培育与品种更新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