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是我国的道地药材,因其根头部形如“狮子盘头”,横断面呈“五花形”,又称“五花芯”党参,具有“狮子头”、“五花芯”、质紧实、气香味甜、嚼无渣等特点。陵川潞党参在业界有“八百里太行,‘五花芯’党参独此一家”、“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的美誉。
党参之名始载于清代洛《本草从新》谓:“因原产于上党郡,而根形如参,故名”,陵川县秦朝属上党郡,唐代改属潞州,故又有“潞党参”之名。
陵川享有“党参之乡”的美誉,据资料考证,陵川县的中药材种植是从党参种植开始的,清光绪八年(1882)《陵川县志》中,附有县令李志所撰写的一篇《种参说》,详细记载了当时陵川东北部山区党参的地块选择、栽培方法、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及销售渠道,与现今的方法极其相似,是党参由山上野生采挖向大田种植演变最珍贵的历史记载,也是史料记载最早的党参规范化种植方法,为陵川潞党参种植向野生和仿野生栽培提供了宝贵经验,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南太行之巅,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90%以上的耕地为山坡梯田,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7.9℃左右,夏季平均气温22℃,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无霜期16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26毫米。冷凉的气候,适宜的海拔,充沛的降水,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生态,多山的地貌,恰似大自然专门为潞党参量身打造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夏季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气温特点,更加有利于潞党参光合产物转化和多糖等有效成分积累。
陵川县是全省中药材大县,也是省级中药材“一县一业”基地县、山西省中药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县。境内山峦叠嶂,拥有特殊的地理、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自古就是优质道地中药材富集区,据不完全统计,陵川中药材种类多达521种。
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陵川县党参种植技术在全国推广。1963年7月,国家林业部专门发文,在全国推广陵川林药间作技术。在计划经济年代,陵川潞党参种植面积、产量保持了相对稳定,是潞党参的主要产区之一,产品曾出口东南亚,在药材界享有很高声誉。
陵川县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中药材产业化开发,起步于1999年,在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工作大盘子中,首次提出了建设全省乃至全国一流中药材大县的奋斗目标,由此拉开了全县大规模发展潞党参的帷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发挥资源优势,围绕“规模扩张、延链强链、业态融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向“四荒地”要空间、向精细管理要效益,切实以陵川潞党参这一特色品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目前,主要在中部和东部7个海拔较高的乡镇种植,总面积1.17万亩,产量1000余吨,占整个潞党参产区产量的1/3,年产值达1.2亿元以上,每年可带动3500余农户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