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6日,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南校的40余名师生受邀走进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科研科普基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神奇的小麦”研学之旅。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张立平研究员首先向师生们介绍了杂交小麦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他对朝阳实验小学南校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次小麦研学之旅有所收获。
在实验麦田里,基因编辑与分子育种研究室主任白建芳博士和育种专家马巧云老师带着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小麦科普研学之旅。白建芳博士从小麦的起源谈起,详细介绍了小麦的植物结构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她强调了小麦麦芒的作用,以及冬春小麦的区别,让学生们对小麦的生长周期和耐寒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白博士还提到,小麦是开花时间最短的植物之一,这一特性对于提高小麦的繁殖效率和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科普研学的最后,马巧云老师带领学生们深入育种麦田,展示了各种小麦种质资源,并详细阐述了小麦育种的目标和方法。
在温室大棚中,白建芳博士向同学们介绍了温室大棚在小麦育种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它如何为小麦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便于科研人员观察和研究小麦的生长过程。活动的最后,白博士赠送了小麦种子给小朋友们,并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让学生们通过亲手种植小麦,更深入地了解其生长过程。
此次科普研学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农业科学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白建芳、马巧云两位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对小麦这一看似普通却又极其重要的粮食作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小麦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其科研和育种工作对于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神奇的小麦”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科学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年轻一代科研人才的一次深刻启发和教育。张立平表示,朝阳实验小学南校师生的参观体验,展现了科学教育的新趋势,即通过实践活动和现场体验,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北京市朝阳实验小学南校校长潘丽媛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让学生们走出了课堂,走进了自然,更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在未来,期待有更多的类似活动能够被组织起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科学,感受到科学的乐趣,从而培养起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云南省昆明市濒危动植物收容拯救中心17日在该市摩天岭林区放归67只飞禽,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普通鵟、游隼、黑喉噪鹛、画眉的数量达55只。
该条公路介于安徽绩溪与浙江临安之间。“皖浙天路”荆州段全长31公里,最高处位于山云岭隘口,海拔1158米,沿线古村落、梯田、峡谷、瀑布比比皆是,如同一幅巨轴山水画卷。
“2021年3月份,我改造了自家的酿酒作坊,拆除原有的传统酿酒装置,换上了电锅炉和电蒸锅,实现了电气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023年,我酿酒的净收入超过了16万元。”青海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村民吕有金说。
在海南海口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众多潮流新品和老字号涌现,许多展馆都能看到国潮精品和非遗技艺的身影。他们带来了哪些首发新品?又如何推动中国优质的消费品走向世界?
“陪拍师”们主打陪伴式拍照。在社交平台上,他们以较低廉的价格及高效的出片率,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据记者了解,近一段时间,不少“陪拍师”接单接到“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