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浩)当前,全国各地主产区冬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在这个小麦产量形成重要生育阶段,防控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尤为关键。
小麦病虫害防控是每年夏粮必打的一场“硬仗”,也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和品质提升的关键举措。今年各地提前谋划,落实物资保障、强化监测指导,有序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为小麦增重增粒提升单产和保障品质保驾护航。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监测统计,截至4月16日,全国小麦重大病虫累计发生1.86亿亩次,同比减少11%。
“政府投入了不少钱,用于小麦病虫害的统防统治,这一次飞防喷洒的是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主要是防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麦蚜等。”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的一处小麦大田里,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植保无人机飞手抓紧开展“一喷三防”作业,不到10分钟,40亩田的飞防作业就完成了。
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着严重影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要求,各地要将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当前重点,抓好属地责任,落实防控资金物资、关键措施、技术指导。
各地积极落实资金和物质支持,为开展统防统治增加底气。山东省积极落实防控资金,目前已将中央财政下拨的2.58亿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以及省财政配套的9750万元小麦重大病虫防控补助资金均全部分配到各市县,相关市县积极筹措整合相关资金,加大对病虫害防控保障力度。安徽省财政安排预算内资金2亿元,并于今年2月下旬全部拨付到县(市、区),同时全省小麦主产县(区、市)筹集财政资金3.81亿元;全省赤霉病防控资金累计达7.84亿元,完成防控药剂政府采购3.2亿元。
“我们抢抓4月19日前的防治窗口期,开展小麦一喷三防作业,全镇9.1万亩麦田现已飞防完毕。”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赵放达介绍。
据了解,河南省财政预拨8000万元病虫害防治资金,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7亿元支持小麦“两病”防控,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整乡整县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给小麦披上健康外衣。
江苏省预测今年小麦赤霉病流行风险面积可能超2000万亩,防控形势严峻。截至4月16日,江苏全省各地统筹各级资金5.5亿元用于小麦赤霉病等病虫防控工作,实现小麦赤霉病政府采购一次免费用药全覆盖。针对防控窗口期短期、时间紧、任务重等问题,农业农村部门督促加快防控物资发放进村入户,确保物资发放无死角。
谷雨过后的黄淮海地区,成片绿油油的小麦开始翻涌。一般在4月下旬,小麦主产区降雨偏多,利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重发流行,黄淮海地区成灾风险增加,防控任务十分艰巨。农业农村部今年及早安排布置早春监测防控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早制定防控方案,要求各地将防控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春季田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强化防控技术指导。小麦主产省高度重视、行动迅速、防早防小、压前控后,前期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河北省各级植保机构出动专业测报人员6000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病虫监测调查,加密调查频次,摸清摸准各地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发布京津冀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目前,每天仍有上百名植保人员活跃在田间地头查病找虫,随时发现并及时上报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在监测防控关键时期,河北省充分依托专业服务组织,以“统防统治”带动“群防群治”,充分发挥15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资质好、能力强的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病虫害防控工作。
自4月以来,小麦种植户每天都能从湖北卫视天气预报栏目收看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关键防控技术指导。湖北省农业农村系统上下高度重视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发挥全省44个区域监测站作用,加密监测频次,扩大监测范围,截至4月10日共发布小麦病虫趋势预报136期次。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先后组派了6位厅领导带队的工作组、8个分区工作组和6个科技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强化分类指导;协调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州县植保系统共78位专家,组建9个省级植保科技服务组,指导各地开展小麦病虫防控工作。
山西省先后组织植保部门技术人员赴运城、临汾、晋城等小麦主产区,深入田间一线指导小麦病虫监测防控工作,举办专题培训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有力推进小麦病虫害有效防控。
山东省农技中心组织开展全省“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小麦重大病虫防控专项行动,抽调精干技术力量,成立调研指导组分赴各地,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实地开展巡回帮包督促指导服务,及时掌握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控工作进展。
眼下,小麦病虫害防治正当时,各地积极推动防控工作,多措并举保障小麦生长关键期冲刺,奋力夯实全年夏粮丰收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