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基地及周围的生态环境要好,土壤、大气、水体不受污染,各项环境指标符合无公害生产要求,应选择远离城镇、医院、垃圾场、工业污染源及禽畜集约化养殖等地块。无公害生姜生产的环境条件应符合gb/-2001的要求。
生姜根系不发达,在土壤中分布浅,吸水吸肥能力差,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因而姜田应选择上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呈微酸性反应(PH值5-7为宜)的肥沃壤土或沙壤土。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3-4年以上的轮作。一般说来,近2-3年内发生过姜瘟病的地块不可种姜。选定姜田后,通常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冬耕,冬季经雨雪风化,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效养分含量。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茎叶生长适温25~28℃,15℃以下停上生长。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农谚有“生姜晒了剑(新叶)等于要了命”,应先适当阴蔽的地方栽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全生育期吸收氮、磷、钾比例为11:1:。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双排姜、肉姜等高产品种,我省一般为黄姜,以老熟留下的姜种为宜。要求姜种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
生姜的播种量受姜块大小和种植密度的影响,是姜农尤其是新发展姜区姜农关心的主要问题。一般高产优质栽培用种块大,用种量也多,每亩500千克左右。若一般地块或新发展姜区,用种量可略少,但不能低于300千克。事实上,用种量多虽当时投资高些,但姜种不烂,还可回收,故消耗性投入并不高,所以生产上只要条件具备,应尽量用适当大些的姜块做种,有利于生产,提高效益。一般每667m2种植5500株左右,每667m2 用种量为400-500kg。
晒姜困姜:于适期播种前20-30天,春分前后,平铺在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天,晒至姜皮稍皱,姜种晾晒1-2天后,再将其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以稻草帘,促进养分分解,称“困姜”。一般经2-3次晒姜、困姜,便可开始催芽了。必须注意,晒姜时要注意适度,切不可晒得过度,尤其是较嫩的姜种,不可曝晒。中午若阳光强烈,可用席子遮荫,以免姜种失水过多,姜块干缩,出芽细弱。严格剔除表皮脱落、姜肉变色的病残姜块,后晒种3~5整天,晒至姜皮稍皱,再用1∶1∶150的波尔多液浸种消毒10分钟。捞起晾干。
掰姜种:种姜播入地里前一般都要进行,将大块的种姜掰开。掰姜种时一般在每块姜上只保留1~2个短壮芽,其余幼芽全部去除。掰姜种时若发现芽基部发黑或断面褐变,则必须剔除。一般掰开的姜块重量应在70~80克左右。且应将掰开的姜块进行分级分区播种。
浸种: 乙烯利作为乙烯的释放剂,可有效地调节姜的生长代谢,播种前250~500毫克/升的乙烯利浸种15分钟,可促进种姜发芽,发芽速度快,出苗率高。
催芽: 催芽可促使种姜幼芽快速萌发,使种植后出苗快而整齐,我国南方温暖地区,种姜出窖后,多已现芽,可不经催芽即可播种。如湖南来阳山区深洞催芽法:选地势高、土层深厚的山边挖深洞贮姜,种姜贮藏期间可发芽。具体做法是将选好的种姜用竹篓装好,放入洞内,密封洞口,至“谷雨”时开洞取姜。此时种姜即生长出鲜嫩肥壮、颜色洁白的幼芽,可选晴暖天气下种。或沙床催芽,把种姜放于室内,一层姜种一层湿沙覆盖,保持室温20-25℃和一定湿度,经过10天左右,-。
选择背西或稍荫蔽的砂质土或壤土、排水良好的地块精细整地。播种前15天左右,~,临播种时充分耙碎、整平,东西向起畦,畦宽132~165厘米,~,畦沟宽约30厘米,四周要开通排水沟。
因生姜发芽慢,出苗时间长,若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幼芽的出土与生长。为保证幼芽顺利出土,必须在播前浇透底水。浇底水一般在沟内施肥后,于播种前1-2小时进行,浇水量不宜太大,否则姜垄湿透,不便下地操作。
底水渗下后,即可按一定株距将掰好的并用乙烯利溶液浸过的姜种排放沟中。坡地行株50,~。将事先准备好的姜种摆放沟内。摆放姜种的方法,各姜区也不一致。一是平播法,即将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