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闻网讯(记者韩莎莎通讯员肯加泰 张文庭)9月17日,记者在新源县别斯托别乡喀拉苏村芍药种植基地看到,万亩芍药进入了收获期,挖药机在田间忙着采挖,工人用耙子将带着泥土的芍药集成行,装车工再将它们码上车,拆分员将枝丫和药材拆分开来。
“芍药浑身是宝,芍药根经济价值高,芍药花、芍药种苗也能卖到不错的价钱。以4年一个生长周期计算,每亩能生产赤芍鲜品3吨左右,收入15000元左右。我这百亩芍药花田收入150万元左右不成问题。”新源县超前特色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玉秋说。
2016年,她带着59名社员种植芍药,经过催芽、定植、施肥、培育管理,今年迎来了芍药收获期,种出了芍药这朵“致富花”。
“我们根据喀拉苏村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结构,不断尝试种植方式和种植不同品种的芍药,试种成功后再推广到大田地里,实现大面积种植。”张玉秋告诉记者,她多次前往芍药产地洛阳、济南等地学习,了解到芍药的植株可用于城市绿化,花瓣可制作花茶和香料,种子可用来榨油,根茎可以入药,市场对于芍药的需求量很大,这坚定了她在喀拉苏村种植芍药的信心。
“白芍现在正是收获旺季,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分拣白芍都是当地农牧民,有50多人,工资日结,每人每天150元。工厂还有20多名工人,月工资7000多元,技术员每月工资10000多元。”张玉秋说。
记者来到新源县小微工业园中的新源县可峰药材加工厂,工人正在对芍药根进行蒸煮、脱皮、晾晒。初步加工成干货后,销售到中药材集散地安徽省亳州市。
新源县中药材加工厂将引进中药材切片技术,届时,芍药的收益会更可观。目前,合作社带动新源县100余户农民种植芍药,面积近万亩。
近年来,新源县大力实施以农带旅、以旅兴农的农旅结合战略,以花为媒、以景带旅,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形成了上赏花、下卖药、中间还有农家乐的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