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室外薰衣草已经进入生长末期,但实验室里各类型的株苗正在孕育着神奇。目前,我们团队科研能力正在走向梯队建设。我们不仅要培育新品种,带动群众过上好日子,更要培养顶尖薰衣草领域人才。”8月的新疆伊犁河谷6万多亩被誉为“紫色黄金”的薰衣草始终牵动着一个人的心,她就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究室主任李敏。
“气温到零上10摄氏度,这些瓶装组培苗到来年3月至4月就可移栽到温室大棚里进行分株炼苗,随后,这些苗将移栽到大田产生经济效益。”李敏说。
据了解,为了推动我国芳香产业的发展,解决薰衣草种源“卡脖子”的难题,一代又一代的种业人奔波在田间地头,扛住了雨雪风霜。李敏就是其中一员。
1994年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毕业的李敏听从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农业育种研究领域。李敏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1964年,试种薰衣草的任务下达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此后,薰衣草就在伊犁扎根、生长。多年来,在薰衣草种植方面,我们取得了许多突破,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薰衣草品种混杂、产量和质量较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等。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1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科所成立特色作物研究室,专攻薰衣草育种问题。”为此,李敏加入了特色香料作物研究、示范、推广和科技服务工作。14年来,李敏带领团队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兵团等科研课题26项,与中国科学院、伊帕尔汗公司等校企协同合作,打造特色香料产业发展共同体。
薰衣草不仅是重要的香精原料,还可以广泛适用于医疗领域,也因此被称为“紫色黄金”。多年来,李敏和团队投身薰衣草育种工作,运用系统选育法,从“薰衣草之父”徐春棠筛选的品种中选择出性能稳定的变异植株,对其进行扦插繁殖与长期观察,先后从国内外收集、驯化、创新薰衣草种质资源170多份,建立了精油类薰衣草资源圃,先后育成5个薰衣草新品种,填补了新疆及兵团种植薰衣草50余年无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的空白。
“想要培育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薰衣草新品种,难度很高。”李敏说,2004年,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科委,薰衣草部分品系种子被送上太空。种子从太空中返回后,她与同事们设置区域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和生产示范,选育出性状稳定、产花量和精油产出率双高的“新薰二号”,因花色艳丽,也被誉为“太空蓝”。
凭借“新薰二号”打响名号后,李敏团队在薰衣草新品种的培育之路上不断取得佳绩。目前,该品种除了在伊犁河谷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还推广到山东、江苏等地,推广面积达6000余亩。2023年,李敏选育的新品种“新薰五号”,经过四年的DUS测定,被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授权。
受益于李敏团队的科研成果,2017年至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种植户利用选育出的薰衣草高纯度新品种繁育种苗7500万株,推广种植5.23万亩,带动就业1743人,受益家庭1802户,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83亿元。
除此之外,李敏还承担了《薄荷优质高效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7—2018年,李敏团队共推广种植脱毒薄荷种苗累计达到1万亩,培训女职工1650人次,新增经济效益336万元,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薄荷种植基地。
紧盯未来,从根本上解决伊犁垦区香料作物品种混杂退化难题的同时,李敏和团队成员还致力于升级改造精油提取加工工艺,延长香料产业链。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科研为人民服务,让职工的日子越来越富裕,才能让这份芳香事业一直延续下去。”李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