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记者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南大港产业园区,放眼望去,绿油油的麦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麦苗高度已经有50厘米左右了,按照现在的长势,今年小麦能收到七八百斤,又是个丰收年。”看着长势良好的麦苗,南大港健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迟永超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近年来,河北通过选育良种、改善土壤、特色种植等多种方式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农业荒漠”的盐碱地逐步变成“大粮仓”。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探索盐碱地改造的同时,科技工作者也在“以种适地”上不断尝试。2013年,国家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进行改造,核心技术主要围绕“土、肥、水、种”突破。其中,育种是重中之重。
南皮县土地盐碱瘠薄,多数地块盐碱度在3‰左右。根据既往试验数据,土壤盐碱度大于1‰时,一般种子很难正常萌发。
“现在不一样了。”南皮县乌镇白坊子村村民白普青说,“自从我家种了‘小偃60’小麦,去年1亩地就能产530公斤左右,相比之前足足多了200斤。”?
目前,依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遍布全国的分子育种联合中心和育种基地的科研网络体系,南皮县已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玉米品种6个。其中,冬小麦品种“小偃60”和“小偃155”在河北、天津、山东、新疆推广面积120余万亩。
“即使在特殊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小偃60’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丰产性,2023年平均亩产近1100斤,较同年当地主栽品种平均每亩增产10%左右。”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连怀说,“小偃60”在盐碱地上的优势更明显,预计亩产550公斤,相比当地没有采用耐盐碱品种及微咸水灌溉等技术的麦田,平均每亩增产5%左右。
近年来,历经农技人员反复选种与改良,沧州主要种植捷麦系列、沧麦系列等旱碱麦品种,真正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去年,沧州全市旱碱麦的亩产达到了245.4公斤,较前年每亩增产了22.1公斤,总产量达到24.5万吨,同比增加了2.13万吨。”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玥介绍,现在沧州已经将这些优质品种推广到了山东、新疆等其他土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并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果。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完善旱碱麦等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建立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圃,收集鉴定耐盐碱种质资源,创制特色优异新种质,培育一批耐盐碱新品系和新品种。
亩产的大幅提高,源于土地的改良,这背后,是政策支持下资金的持续投入,以及科学手段的综合运用。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在强化盐碱地改造提升方面,依据全省盐碱地分布状况,科学评价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潜力,构建盐碱地资源数据库。
日前,南皮县王寺镇代九拨村盐碱地上3300亩紫花苜蓿喜获丰收。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片片紫花苜蓿被整齐地割下。收割后的紫花苜蓿被迅速运往加工场,经过清洗、切碎、压缩等工序,最终制成大包苜蓿饲料。
“紫花苜蓿每年可收割5茬,现在正在收割第1茬,每亩产量达3吨以上,每亩纯收益在800元到1000元。”沧州科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董红海说,紫花苜蓿制成饲料,营养丰富,且便于储存和运输,深受周边养殖场的欢迎。
近年来,沧州市挖掘东部盐碱地潜力,改良土壤,以绿养地,全市新增苜蓿种植8万亩,总面积发展到28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67%,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开发出种植、收割、翻晒、打捆、运输、加工一条龙全程机械化的作业模式,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条。
据了解,科学种植耐盐碱高产苜蓿新品种,不仅能够改良土壤,还能够缓解优质饲草短缺局面。每亩优质高产苜蓿提供的蛋白质相当于2亩大豆,在当前奶牛养殖中起到重要作用。盐碱地里长出的高产苜蓿草,也让奶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郭凯介绍,他们加强研发攻关,同时和环渤海地区的1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试验站提供技术思路,当地结合实际再改进,实现科研资源、成果共享,优势互补。
活灵活现的小鱼,栩栩如生的兔子,让人垂涎欲滴的桃子……造型各异的黄骅面花是由当地旱碱麦磨成的面粉制作而成的蒸制类面食,口感筋道、麦香浓郁。在黄骅,特殊的种植条件,造就了旱碱麦独特的品质,钾钙镁铁锌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达13%至16%。
既要种得好,又要产得优,还要卖得好。黄骅市面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建军告诉记者,以前面花是节庆食品,如今走上了老百姓日常生活餐桌,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为此,他将黄骅面花发展成了文创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的“十二生肖”系列面花,一套仅重450克,最高可卖到60元,年出货量上万套。
“是真好吃,回头客很多。”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焦彦强表示,去年12月份,黄骅旱碱麦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正式发布,14家旱碱麦龙头企业与北京新发地100多家优质经销商对接洽谈,累计签约额达1亿元。黄骅盐碱地打造“绿色粮仓”做法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为拓展多元食物渠道,近年来河北因地制宜分类利用盐碱地,向盐碱地要来的食物丰富了城乡居民的餐桌。
在曹妃甸,“稻渔综合种养”的新型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盐碱地上不仅能实现水稻丰产,还能放养螃蟹、小龙虾。
“以种适地”“以地适种”,一条条产业链在盐碱地上延伸,书写着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篇章。“等今年收了麦子,欢迎来我们家品尝面花。”迟永超向记者发出了邀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