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昆中药结合企业产品战略规划,针对产业扶贫与升级赴楚雄双柏县调研白扁豆等多种道地药材的种植情况。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白扁豆等药材种植市场前景广阔且种植提升空间较大,与公司参苓健脾胃颗粒配方药材采购需求十分契合,于是多次与当地政府部门交流沟通,在双柏县建设成立白扁豆、茯苓等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其中,白扁豆种植基地约1.9万亩、茯苓种植及加工规模500吨以上,从源头上保证参苓健脾胃颗粒所需道地药材优良品质和稳定供应的同时,夯实巩固当地产业扶贫,带动种植户经济创收。
双柏县国土面积404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556米,全县林地面积502.49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4%,年平均降雨量972毫米,年平均气温15.1℃,年平均相对温度71%,2009年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近些年来,随着中央和当地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白扁豆、茯苓等中药材成了村民田间地头最常见的作物。“目前,全县有共有8个乡镇近万人从事中药材种植生产,并通过产业发展于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现在,白扁豆、茯苓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万亩,滇龙胆种植也达上千亩。”县政协主席王景书表示,双柏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造就了品质过硬的道地药材。如今,与昆中药的合作,将会对加强道地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使中药材品质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谈起种植茯苓的经历,爱尼山乡党委书记李冬梅感慨:“过去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中药材运输难度大、成本高,农产品外销困绕村民心头。乡亲们也只知道埋头种茯苓,摸不着门道。遇上运气好、收成好的光景,能挣上一笔。可要是茯苓运不出乡村,村民在家里就只能干着急了,栽了不知多少跟头。现在乡里通过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把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作为重点推进,并且有政府引路、企业进村给予技术培训,种植茯苓在我们心里亮堂了、有底了。”...
“道地药材的种源纯正是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产品质量保障的源头,种植及采收加工的标准化是品质把控第一关!”昆中药采购中心经理赵祖东介绍,中药材讲究基原纯正,目前一些产区药材种源选种大多来自混杂的种源市场,农户的甄别鉴定能力薄弱,传统粗放的留种,种质变异与退化显著,种植后的药材道地性自然堪忧。此外,种植管理缺乏标准,导致产量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保证参苓健脾胃颗粒中配伍药材质量和道地性,昆中药还将建设种质资源圃及良种繁育基地,编撰系列药材种植技术丛书,规范指导药材品种选育、田间管理、采收和产地初加工进行,使村民向“药农”转变。
在挂牌仪式上,双柏县副县长马涛表示,“双柏县地理环境适合中药材种植,收益高,见效快,但发展中药产业碰上的问题也不少。”马副县长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得打造优质种植示范基地,保证质量、打通销路、降低风险。产业发展后劲十足,种植农户才能放心大胆走上致富路。“我们不一味追求高产量,但在药材的品质上,我们绝对有优势。”双柏县制定出台《双柏县中药材种植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0)》以及相关实施意见方案,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品种,规范、优化种植技术,协同制药企业把好药材质量关。
除了帮扶楚雄双柏县外,昆中药自2012年起,便对红河州金平县、元阳县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通过提供药材打包机械设备、成立种植基地、发展种植产业帮扶指导活动等“输血+造血”、“扶贫+扶志+扶智”的方式,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公司还先后在54个种植基地建设中,带动种植户进行白及、厚朴、山药、地黄等42种道地药材种植,并在禄丰县投资建设38亩白及、薄荷、紫苏叶、黄精、白苏子、莱菔子等以研究示范为主的百草园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