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禹州市坚持“抓中间、带两头”的发展思路,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着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中药材种植、医药流通产业发展,不断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禹州市朱阁镇金豫迷迭香种植基地,几十名村民熟练地用镰刀将一簇簇迷迭香从根部割下装入袋中,缕缕药香弥漫四周,沁人心脾。
基地负责人王玉龙介绍,迷迭香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草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王玉龙2013年回乡创业,成立金豫迷迭香种植有限公司,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迷迭香一万余亩,发展迷迭香产业。
“迷迭香可一年种植、十年收益。”加入合作社的种植大户罗东军算了一笔账,“我承包了300多亩土地,按亩均年收入2000元来算,一年下来,就是60多万元!”。
特色药材种植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禹州拥有36种道地药材,其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半夏、禹州丹参、禹州金银花等6种道地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当地采取“药商+种植合作社+药农”的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40余种,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形成了“东南部草本药材成方、西北部木本药材成林”的生态种植格局,辐射带动6万余人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禹州市拥有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公司200余家,规模化种植基地96个,年产中药材8万吨,年产值6亿元。这里还拥有6个中药材产学研基地、9个中药材种植试验圃,中药材种植已经步入规模化、标准化轨道。
“青蒿精油具有抑菌、除螨的特殊功效……”在禹州市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品展示厅,精油皂、洗发水等青蒿精油系列日化产品格外引人注目。
天源生物与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及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江西中医药大学等科研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转型升级上不断取得突破。他们建成了“新型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对国家公布的248个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进行研究与验证,目前已完成216个中药配方颗粒品种的上市备案,项目达产后可年产中药配方颗粒2000吨,新增产值5亿元。
科技赋能为企业注入动能,禹州“药都”品牌愈发闪亮。目前,该市已拥有中医药高新技术企业11家、中医药高新技术后备企业5家,拥有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青蒿素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现代中药丸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中药云平台1个,部分核心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天源药业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教授梁剑平合作在青蒿素研究方面荣获“国际绿色技术组织成果奖”;森茂迷迭香生物科技与江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的新产品取得突破;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迷迭香鼠尾草酸提纯率达90%以上,市场前景广阔。
位于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区的河南华夏药材有限公司中药饮片成品高架库里,储存有2000余种规格的中药材产品共600余种,配送高峰期每天吞吐量达到200吨左右,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去年年初,该公司与德济医药共同组建的河南省夏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有力助推了河南省中药产业检测领域发展。
医不经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禹州市成立工作专班,先后出台了《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作用,持续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市场去年销售量达8万吨,交易额近40亿元。总投资5.6亿元的康健医药物流项目,目前已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中西药智能化物流平台。建设占地约8.3平方公里的禹州华夏药都健康小镇,其中药慧园园区已入驻中医药企业15家。如今,禹州市拥有中医药加工企业51家,加工产品1000种以上,年产值30亿元;医药流通企业21家,年销售额50亿元,形成了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材仓储物流和中医药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通过一系列硬核举措,禹州中医药产业在守正创新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禹州药会”“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禹州市先后被授予“国家中医药(中药炮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中药行业首批中药材优秀产地县”“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
“我们将以种养为基础、制造为龙头、流通为牵引、科技为支撑、旅游为推动、文化为灵魂,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中医药产业向更高端迈进!”禹州市委书记黄河表示。(许昌市委网信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