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黄骅旱碱麦迎来丰收的同时,当地的19万亩苜蓿也即将迎来第二茬收割。在位于黄骅市羊三木乡辛庄村的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连片的苜蓿流青滴翠、迎风摇曳。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正在查看苜蓿长势的刘忠宽,这位“比庄稼人还像庄稼人”的博士告诉记者,这片绿油油的“草原”以前是一片白花花的盐荒地。
作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负责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草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54岁的刘忠宽与苜蓿打了几十年交道。“一般当土壤含盐量大于千分之三时,小麦出苗就受影响,通过技术改良,我们实现了在中重度盐碱地上成功建植苜蓿。”刘忠宽说,他的目标就是帮助农民最大限度发挥盐碱地效用,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在盐碱度较高不适宜种粮的地方积极拓展其他适宜作物。
从“盐碱白”到“牧草绿”,刘忠宽扎根沧州近20年,在盐碱地改良利用、牧草产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带领团队研发推广先进技术,各项技术累计示范应用260余万亩,帮助农民增收7亿余元。
2004年,草学博士毕业后,刘忠宽进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工作。当时,牧草种植在河北已具有一定规模,但牧草研究领域尚是一片空白,于是他把目光投向沧州一带的盐碱地。
第一站,他来到了南皮县乌镇,从当地农户手里租了10亩土地,一边种苜蓿一边搞科研。回忆当初,刘忠宽直言太艰苦了,当时可谓是“一无所有”:没有平台,没有团队,经费紧张……他带着助手刘振宇组成了两个人的“科研小组”,借住在当地老乡家。
选种、购买农具肥料、平整土地、挖水渠、犁地、种植……他们把10亩地分成了几十块试验田,精心侍弄。那时每天天不亮,他们就要到地里观测,常常一待就是10多个小时,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累了就直接躺在地里休息,高强度的作业,让二人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精心种植,刘忠宽成功研究出了一套从品种选育,到种植、收获,再到病虫害防治的成熟技术模式。
白天“长”在田间地头,夜晚孤灯相伴。刘振宇说,当时国家关于牧草方面的科研项目少,刘老师便抓住每一个争取项目的机会,做调查、写方案,他屋里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当时我们的项目方案总是提交最快、写得最好,都是因为刘老师前期的大量工作。”。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2008年,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刘忠宽争取到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项目并担任站长,从此他们有了稳定的经费支持。也是在这一年,原来的试验站用地因修建高速公路被征收,他又辗转到黄骅、南大港管理区(现已合并到黄骅市),在这两个地方分别建立了200亩的盐碱地改良与利用试验基地。
“盐碱地种植苜蓿的关键就是保苗,只要保住苗,后续就相对容易了。”刘忠宽告诉记者,南大港基地的一块试验地距渤海仅有5公里,光照强、常年有风、水蒸发量大。苜蓿是小籽的豆科牧草,幼苗破土能力弱,一般播种深度要求1cm—1.5cm。他们在雨后播种后发现,苜蓿出苗特别差。
经过调查研究,土层水分快速蒸发造成萌发期种子极度缺水是主因。进一步观察还发现,快速蒸发失水的土层为5cm以上的土壤,而5cm以下土层水分保持较好。结合观摩学习当地农民大田生产方法,刘忠宽团队提出了盐碱地苜蓿深开沟浅覆土播种技术。“因为盐是往上走的,坑挖得深,不仅能躲开盐,还能充分利用微咸水,让植物在中间层有个低盐的状态,原来苜蓿的出苗率只有40%左右,现在达到了90%,保证了苜蓿的基本苗。”。
紫花苜蓿一年可以收割4至5茬,播种一次,雨养旱作,可以收获四五年。2008年,刘忠宽在一线调研时发现,苜蓿利用年限长、退化重、产量低、品质差,是制约黄骅苜蓿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老苜蓿地直接翻耕种植苜蓿成苗率又比较低。针对这些问题,他安排大量相关试验,研究苜蓿种植年限与产量和品质的对应关系,以及苜蓿连作障碍因子、苜蓿与小麦玉米轮作效应等。经过5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形成了“5+1”苜蓿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即种植苜蓿4~5年后,翻耕轮种旱碱麦、夏玉米1~2年,可实现6~7年轮作周期内亩均纯收入超千元,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模式相比,小麦玉米单产提高40%~50%。这个模式也成为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和河北省“藏粮于地”“绿色发展”农业主推绿色模式。
根系复壮技术、中重度盐碱地绿肥+苜蓿梯次改良利用技术……刘忠宽带领团队提出关键技术20余项,其中形成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2项,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全省农业主推技术5项。
苜蓿是最主要的豆科饲用作物,是目前奶牛饲草的主要食物源,不仅能为奶牛提供优质蛋白,还能增强家畜的免疫力,被誉为“牧草之王”。科学种植耐盐碱高产苜蓿新品种,不仅能够改良土壤,还能够缓解优质饲草短缺局面。
2008年,刘忠宽将试验站搬到黄骅市之前,当地的紫花苜蓿品质以三级及以下为主,如今当地的苜蓿产品中,二级及以上占比70%,其中一级占比超过30%。
过去当地苜蓿品质不高和收割、存储有很大关系。刘忠宽介绍,沧州的苜蓿种植户和企业大多都是靠自然晾晒成干草储存,由于苜蓿第二、三茬收割期正赶上雨季,晾晒过程中一旦淋雨便会造成损失。此外,收割时混入的泥土,自然晾晒过程中的光化学反应,都会影响苜蓿品质,降低蛋白质含量。
“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沧州的苜蓿品质将有一个质的飞跃”,查阅了大量资料,刘忠宽发现这块是空白,他决心趟出一条路来。“当时中国农大的一个教授说,高水分青贮那简直就是一个梦,他觉得我这个梦做不成。”刘忠宽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经过10年持续不断地研究,高水分苜蓿青贮技术中“控水”“调糖”“促菌”三大难题最终被一一攻破,梦想最终成为现实!
收割时将苜蓿切碎装到运料车,全程苜蓿不落地,通过添加农产品或食品加工副产物等,将苜蓿进行拉伸膜裹包青贮、窖贮、袋装式青贮、堆贮等,在不破包的情况下,这种技术可保证苜蓿3年品质如新。“2016年10月,我们在南大港的5个青贮窖一打开,苜蓿的颜色和味道都非常好,各项试验指数也达标,在场的科研人员都很兴奋。”从质疑到震惊,2019年这项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黄骅市丰茂盛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草产品研发示范基地,主营业务是苜蓿等牧草的种植、收储及加工。谈到公司的发展历程,总经理高立强特别感谢刘忠宽的技术支持。他说:“公司前身仅是一个注册资金几万元的合作社,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得不到保障,经营风险很高。自2009年与刘博士开展合作以来,品种和技术都有了保障,现在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并被认定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
科研成果只有得到应用,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是沧州试验站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主导科研思路。“在刘忠宽团队的推动下,黄骅市的苜蓿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9万亩,产量达到14.8万吨,整个苜蓿产业产值已突破4亿元大关。”黄骅市农业局饲草站站长于合兴介绍,君乐宝、蒙牛等知名奶企,与沧州多家苜蓿种植企业签约合作,新型苜蓿宠物饲料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大放光彩…....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山区创业一等奖,省直机关“员先锋岗”、“沧州市2021年度十大新闻人物”……面对荣誉和成绩,刘忠宽更看重的是百姓丰收的喜悦,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继续助力苜蓿产业发展与盐碱地高效利用,努力让盐碱地结出更多“梦想之果”,让曾经靠天吃饭的百姓过得更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