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乡间路,记者近日走进河南省孟津县小浪底镇下沟村,满眼是绿,齐腰高的成熟艾草,微风拂过,此起彼伏。在路边田地里,村民们正拎起镰刀收割着艾草。随着“唰——唰——”的割草声,泛着白光的艾草顺势倒下,黄土地上仿佛铺上了一层白霜。漫山遍野的艾草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枝玉叶”。
小浪底镇属于典型的丘陵浅山区,沟坡地资源丰富。艾草生长力旺盛,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山坡、荒地均可种植,每年可收3-4茬。小浪底镇将艾草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脱贫增收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
几年前,下沟村没有人想过村子里的这些丘陵沟坡地还能有这么好的收益,没有人想过自己家望天收的坡地还有这么高的产出,赚得腰包鼓鼓;更没有人想过不出门在家门口靠地里刨食也能走出一条产业振兴的宽阔大路,过上幸福的日子。
小浪底镇下沟村村委会通过到南阳等地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引入艾草种植这一特色产业,注册成立了孟津县硒谷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孟津县率先实施艾草种植及粗加工科技扶贫项目,全村38户贫困户106人全部入股,种植的200亩艾草实现机械化作业,每户贫困户年分红400元,“孟津艾草第一村”的名声不胫而走。如今全身是宝的艾草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软黄金”。
据小浪底镇镇长李宇翔介绍,近年来,在典型引领的基础上,镇政府把艾草产业作为最具特色的朝阳产业和最具活力的富民产业来抓,坚持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方向,通过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政策激励、项目支持、市场引导、产品研发等方面进行扶持,制定艾草发展规划、拓宽融资渠道,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资金保障,从而形成种植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发展格局,艾草产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该镇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把分散的土地向种植大户手中集中,先后成立了硒谷园种植合作社、新南达种植合作社、明珠种植合作社等多个艾草专业扶贫合作组织,以每亩200元-500元不等的价格流转农户的土地,联片规模化发展艾草种植。并将到户增收项目补贴资金360万元注入合作社统一经营,市场风险由合作社承担,每户每年可以获得项目分红收入不低于投入金额7%的收益。贫困户种植艾草,可享受免费提供种子、技术服务和优先收购。
“艾草种植,周期短,当年就能见效益。”硒谷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申保现拍着胸脯说道,“我们种植经过改良的艾草品种,不仅产量能增加,耐旱性好、防虫,便于管理。按照目前市场需求量和价格来计算,艾草叶每公斤6元,亩产400公斤,每亩能收入2000元;算上艾草秆、艾草根,一亩地收入4000元不成问题。”...
目前,该镇共谋划艾草种植项目7个,概算投资760多万元,不仅有种植项目,还有粗加工项目和深加工项目,在“政府+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下,为艾草种植户提供技术、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带动360户贫困群众在艾草产业链上实现稳定脱贫,催生出以“孟津县艾草种植第一村”——下沟村为样板基地,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种植艾草面积达3000多亩。
老周是下沟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农民,今年已70岁高龄了,可是前年他死活不听家里人劝,看到邻里们通过发展艾草产业增收致富了,硬是要种植艾草,家人说他“倔得很”,只要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了。
在地头,老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往年辛勤耕作一年,6亩旱薄地种的粮食只能顾住一家人的口粮,根本谈不上有收益。去年种植了3亩艾草,一年每亩地的效益就提升到了2000多元,加上科技扶贫分红400元,艾草加工厂分红800元,这样一来不仅家里的花销有了着落,还有结余。
“我们将把艾草种植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岭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让更多村民在自家的田地上打工,在家门口就业,变成‘田间工人’,实现农民收益和土地增效双赢。”谈起艾草种植的前景,小浪底镇党委书记王明明眼中闪着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