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州县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服务保障,综合施策赋能,以“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消费帮扶、资产增益、兜底保障”为切入点,打好“五抓五助”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组合拳”,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抓产业发展,助力带动经营性收入稳步提升。构建以才湾粉业小镇、龙水稻渔共生、安和龙井、庙头大碧头等为核心的四大产业板块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狠抓石塘生姜、安和槟榔芋、枧塘葡萄、龙水禾花鱼等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特色种养产业发展,着力打造高标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围绕稻鱼综合种养、金槐、柑桔、葡萄等优质特色产业发展,把群众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做大做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依托脱贫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吸纳就业、资产收益等方式,引领脱贫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全力促进脱贫群众生产经营性收入提高。截至7月底,共发放产业奖补资金2074万元,受益脱贫群众10595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581.67万元。
抓稳岗就业,助力推动工资性收入稳步提升。紧抓脱贫群众和带动企业两大主体,全力拓宽就业务工路,多方面加大就业务工奖励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吸纳和脱贫群众就业积极性。线上充分利用公众号、微视频、网站、微信群等新型媒介,线下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46场会,共有广东省、桂林市及本县企业300余家入场,提供工作岗位1.6万余个,达成意向人数1900余人;全面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持续推进大篷车送岗、技能培训、“251”就业帮扶及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摸清就业脱贫群众意愿后,“点对点”送工共输送2批次173人赴广东务工;县域内实施的项目建设,就近就地安排脱贫户、监测户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2796人,同比增长1.64%。已实现脱贫群众劳动力转移就业29639人,比年度目标任务多2699人,超额10.01%,极大地促进了脱贫群众工资性收入稳步提升。
抓消费帮扶,助力拉动农产品销售稳步提升。搭建全州县农产品销售平台,解决脱贫群众增产不增收、产品销路窄、组织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全力促进脱贫群众农产品、畜产品、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开展农产品“五进”对接促销活动,组织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的食堂及酒店、餐饮等企业采购脱贫群众农产品、畜产品;引导各单位工会每年节日慰问的支出不少于50%用于购买脱贫群众农产品、畜产品,已帮助脱贫群众农产品销售额达32.0042万元。
抓资产增益,助力促动财产性收入稳步提升。依托资源禀赋和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发展途径,盘活土地房屋资源,鼓励引导脱贫群众规范流转承包地土地经营权增加流转收益。创新“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租金收益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扶贫资产帮扶资产管护,督促市场主体及时足额支付租金、兑现分红,进一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脱贫群众增收。2024年上半年,全县各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益达1386.76万元。
抓兜底保障,助力驱动转移性收入稳步提升。一是强化政策扶持,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应保尽保”。二是规范完善特困人员认定程序,落实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优先为生活不能自理且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特困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确保特困供养“应养尽养”。三是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因病、因残等刚性支出较大家庭及其他原因造成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家庭,及时按照标准和程序给予临时救助,确保临时救助“应救尽救”。四是持续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及年龄在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高龄生活津贴发放工作,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涉农补贴、补助、奖补等各类资金落实情况核查,确保“应补尽补”。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低保救助补助资金6024.37万元,特困供养生活补贴资金2069.2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819.112万元;发放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463.85万元,发放临时救助金195.00万元。(胡炳畑)....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