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海区福成镇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履职平台,充分发挥基层代表作用,聚焦乡村振兴,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福成镇闯出一条产业化、绿色化、特色化的生姜大棚致富道路。截至目前,福成镇大棚生姜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约6000公斤,亩产值3.5万-4.9万元,亩纯利润1.1万-2.5万元。
深入一线,精准把脉谋发展。银海区常年雨量充沛,土地湿润、肥沃蓬松、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加之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黄姜。人大代表们在联络站常态化开展的基层走访调研中发现,福成镇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如果结合多年来福成大力推广的大棚种植技术,加强管理,和其他地方的生姜错峰上市,一亩可以赚2万多元,经济价值非常高,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连农带农、农民增收将起到极大帮助。在人大代表的提议及致富带头人的尝试带动下,因地制宜开启了大棚生姜种植,并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下逐步推广不断扩大。
多方联动,为丰收提供支撑。每年元月,福成镇的生姜经济种植园区便热闹起来,因为生姜收获的季节到了。
“今年卖兆村种植的生姜,产量高、抗病能力强且肉质脆生细腻、姜味浓,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收购商过来进行收购。”人大代表、致富带头人杨辉在卖兆村生姜采收现场兴高采烈地介绍,“今年收成特别好,现在平均价格每公斤24至26元,主要销往浙江、四川、重庆等地。村民合作社在种植、收获、清洗等各个环节都聘请了本地的农民工,日工资平均能达到150元,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生姜产业能够蓬勃发展,得到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福成镇人大组织种植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到田间地头,把自己的种植经验和管理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给群众。同时,积极对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邀请专家为生姜种植户“讲课传经”,组织种植户开展研讨交流,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仅卖兆村生姜种植面积达200余亩,每亩产量可达1500余斤,预计收入400余万元。
村企合作,做大做强姜产业。福成镇人大积极推动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主动介入、热心服务有关方面搭建农业生产需求方和服务供给方应用平台,推动成立生姜基地合作社,吸纳全镇500多户农户和脱贫户加入了合作社,拓宽增收渠道。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和人大代表支持助力下,福成镇大棚种植面积从去年的9000亩增加到了今年的1.2万亩,产值达7亿多元。
下一步,福成镇人大将继续聚焦乡村振兴,扛起政治责任,深化代表行动,发挥代表职能,号召更多的人大代表参与到现代农业建设中来,通过示范带动做大做强福成镇现代特色农业,为产业高品质发展蓄势聚力,为乡村高质量振兴提质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