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指导员,你看看我地里的芦笋有几棵枯萎了,怎么办?你看这个棚里的芦笋是不是该浇水了?”9月30日上午一大早,重庆市开州区郭家镇团包村的王毅和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芦笋研究所的副所长李霞正通过微信进行视频连线,向李霞请教芦笋的田间管理技术。李霞通过视频查看芦笋的长势,给王毅提出了一些种植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意见,让他把水肥跟上,及时松土、除草。据悉,潍坊市和重庆市开州区是农业协作城市,近期,我市派出13名农业技术人员支援开州区。李霞作为潍坊农科院的芦笋专家,把潍坊的芦笋引到了开州区,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她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指导员”、“芦笋姐姐”。
今年31岁的王毅是一位年轻的职业农民,已经有10多年的农业种植经验。王毅告诉记者,今年他特别高兴,在李霞的帮助下,他在三个大棚种植了10个芦笋品种做试验,希望筛选出适合开州当地种植的品种。经过观察发现潍坊市农科院培育的三个品种“冠军”“新世纪”“鲁芦笋7号”非常适应当地的气候,苗期出苗齐、健壮,定植后田间表现最好,目前已经长到40多厘米了,明年秋天就可以采割收获。王毅说,芦笋承载着他们致富的梦想,他把这些芦笋看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金贵,每天都来芦笋地里好几趟,发现问题及时向李霞请教。
据悉,芦笋被誉为“蔬菜之王”,是一种多年生蔬菜,一年种植可连续采收10至15年,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市场价格较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我市农科院的芦笋育种技术位于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就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重庆市的芦笋产业没有起步,我们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个创新产业。目前,开州区在发展乡村振兴产业上,主要还是固步在原有的产业上,鲜有亮点和创新,今年我们通过潍坊市农科院引进芦笋试种,如果成功,完全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芦笋价值高,业态新,正因为没有,才可以实现人无我有。乘着东西协作的东风,引来潍坊市农科院的好专家好技术,再加上政策适当配套,芦笋产业可以大有作为。”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粮油服务站站长王开周对记者说。
开州区农业农村系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全年平均温度15°C左右,棚内种植芦笋,2月至10月平均可采笋天数为240天左右,按照平均亩产3000斤、价格每斤10元计算,每亩收入能达到3万元,将实现经济效益成倍增长。
6月28日,李霞到达开州,在开州区农委粮油站挂职协作三个月。作为一名芦笋方面的专家,李霞到达开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研开州区气候是否适合芦笋的生长。她了解到开州“六山三丘一分坝”的地貌,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夏季雨量充沛,采取相应措施应该能够种植芦笋。目前四川省巴中市的芦笋种植成功,面积比较大,参照四川省巴中县市与重庆市开州区具有相似气候和地貌,通过避雨栽培,建设避雨棚可以解决开州地区雨水过多的问题。综合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情况,她最终确定郭家镇团包村为种植芦笋的试验地点。
同时李霞也对开州各大超市和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蔬菜价格较高,芦笋的价格在每斤10元左右,如果种植芦笋,经济效益会很好。李霞根据开州区的气候特点,7月初引进了国内10个芦笋新品种,7月14日浸种催芽,7月17日穴盘育苗,9月21日李霞带领当地的农民开展田间定植,现场传授芦笋种植技术。
“我来到开州后,发现当地农民很勤劳,很朴实,但缺少新技术和致富的路子,收入较少,我想通过我的努力让潍坊芦笋这颗金种子在重庆开州开出致富花,带动周边的老百姓共同致富。”李霞告诉记者。
“咱们潍坊农科院的李霞真能干,虽然在开州区只呆了三个月,但几乎天天下田去,育苗期间一直蹲在团包村给咱们开州的老乡讲芦笋种植技术,现在有两个乡镇有意向大面积种植咱们潍坊的芦笋。以后,技术方面还要咱们这里多多指导啊。”9月28日,重庆市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粮油服务站站长王开周对记者说。据悉,李霞到了开州后,一开始对当地的饮食和气候很不适应,腹泻了10多天,后来才慢慢适应。虽然生病,但是一点也没有影响工作,令当地人非常感动。和粮油站对接工作后,李霞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科研工作,为河堰镇的马铃薯、竹溪镇的红薯及大德镇的水稻等试验项目测量技术指标等。9月10日还在鲁渝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职业农民培训班开课,传授芦笋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