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外来品种,芦笋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特殊药用价值的蔬菜。早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在我省“吃螃蟹”的漳州市东山县,就开始引种白芦笋,收获后加工制成罐装产品出售海外。
近年来,新鲜的绿芦笋成为餐桌上的新宠。但绿芦笋原栽培地多是冷凉地区,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如何破解?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线年攻关,研究了绿芦笋新品种的适应性,创建了绿芦笋优化栽培模式,研发了基于绿芦笋优化栽培模式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
这段时间,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杜宜新频繁往返于福建和浙江之间,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佳芦1号”芦笋即将迈入收获期。他兴奋地向记者展示着最新拍摄的照片,500多亩芦笋蔚为壮观,大片的芦笋枝叶绿茸茸的,足有半人多高。
“佳芦1号”在去年通过了浙江省新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我们率先利用组培和茎枯病菌毒素驯化技术筛选抗病突变体,培育亲本植株,利用发明的快速培育超雄株技术和有性杂交技术选育审定了耐病、高产的新品种。”杜宜新说。
“随着国人对芦笋营养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绿芦笋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逐年扩大。”杜宜新说,尤其是春节前后,这份“冬味”抢着上市,一斤价格可高至50元。
“最初,国外芦笋育种研究仅限于美国、法国、荷兰等几个发达国家,研究的品种在我国热带地区适应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处于空白,存在品种适应性差、栽培模式多、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杜宜新说。
以常见的茎枯病为例。在我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芦笋生长季节常遇高温、雨季,容易出现茎枯病,新老芦笋田之间的病菌,还会借助风力或者雨水等外力自然传播。
难题如何破解?1988年起,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真菌病害防治课题组启动了基于绿芦笋优化栽培模式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
“总会有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芦笋”,课题组首先想到了“优等生”。陆续征集了全球芦笋126份种质资源,建立起种质资源库,开展种质资源适生性筛选。逐渐地,筛选出新王朝F1、京绿芦1号等6个耐病性品种,日本101、Atlas F1等7个早生性品种,Atlas F1、格兰德F1等5个丰产性品种,适用于不同栽培模式推广种植。
“以菌治菌!”从不同地区采集土样46份,分离到土壤放线株,从中筛选对芦笋茎枯病菌有良好拮抗活性的放线株菌株过滤液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均大于70%,其中一株的抑制率更是达到100%。
用“两防四诱”技术防治病虫害,即用栽培设施防雨避病,用防虫网阻隔大型害虫,利用性诱剂、诱虫板、诱虫灯及诱集植物吸引害虫,集中杀灭。在栽种芦笋时,采用环绕种植、点状种植和条状种植等方式种植辣椒、菜豆、花生等作物,发现番茄能有效诱集粉虱,而菜豆能够有效诱集夜蛾等迁入虫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题组构建了以种植适生性品种为基础,以“两防四诱”、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为核心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我们福建,能种绿芦笋啦!长得还很好!”这么多年来,杜宜新一遇到种植户,总忍不住宣传福建特色的“芦笋经”。
原来,采用露地栽培的绿芦笋,首次采收期是4—6月份,10月份第二批笋采完后,其在地上的茎叶部分就枯萎了,进入休眠期。“这一‘觉’,就是睡到翌年3月份。”杜宜新说。
2011年,秋收大幕还未正式拉开,但在福州永泰云顶的一座大棚里,种植户却忙起了耕种,栽种的正是绿芦笋品种Brocklmperial。
这座大棚就是课题组的“试验田”。“让它提前‘睡觉’又如何?”课题组欲对绿芦笋休眠进行调控,按时给它“盖被子”,打乱它的“生物钟”。所谓“被子”,就是地膜覆盖,一般比露地提高土温2℃~3℃,对作物生长有调节和促进作用。
但给绿芦笋“盖被子”,还得选好时候。课题组摸索了一年时间,终于找到二次盖膜二次揭膜技术,让其在冬季提前“醒来”。“在夏笋期,我们选择揭膜生长,增加透光性、空气流动性和昼夜温差,增加养分积累;在秋笋期,选择揭膜生长,低温促进其提前进入休眠;在冬笋培育期则不同,要‘加被子’‘补营养’,覆了三层膜,增施三元微生物菌肥,从而实现增温增湿,破除休眠。”杜宜新说。
此举果然可行!2012年,我省在国内首次实现了绿芦笋反季节生产,这一座大棚从12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亩采收鲜笋4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8000元以上,而常规栽培同期仅采收鲜笋20公斤,显著提高了绿芦笋的生产效益。
探索绿芦笋设施反季节优化高效栽培模式之余,课题组还研发了芦笋全程覆盖二次留茎三次采笋栽培技术和施肥方法,优化了以种植高产性品种为基础的绿芦笋设施栽培模式和以种植抗茎枯病品种为基础的露地栽培模式。
数据显示,仅2015—2021年,相关技术在全国17个地市芦笋种植产区示范推广应用,核心示范片产量比常规栽培增产5.8%以上,亩平均增产69.2公斤以上,芦笋主要病害防治效果达80%以上,主要害虫防治效果达85%以上,按各地市场价每亩增产增收801.9元以上,6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0万亩,累计增收节支总额约为1.2亿元。(记者 林霞)。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谷歌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