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个大产业,越往里面钻就越觉得有意思。”近日,安徽省长丰县草莓种植带头人、全国劳模田峰正在自家草莓园忙着做秋季草莓栽种的各项准备工作,见到记者来访,他打开了线年代,田峰中专毕业后南下广东打工。在广东工作了10多年,他已经成为公司的部门主管,“最多的时候手底下管200多人,收入也不错”。
因父母年老,2011年4月份,田峰从公司辞职返乡。返乡后他干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2012年北京昌平举办的世界草莓大会,让田峰看到了新的机会,他自学网页制作技术,尝试做了“长丰草莓网”。网站做好后,因为信息丰富种类多,很多客户都来关注,外地人纷纷联系他,说想尝尝长丰草莓,这让田峰萌生做草莓电商的想法。
种了20多年草莓的父亲得知田峰回家还是搞草莓后,有些生气:你小子回来搞这个,能有啥出息?对于父亲的埋怨,田峰心里暗暗较劲:那咱就试试看。
长丰县草莓种植面积有20万亩,是当之无愧的“草莓之乡”。然而由于传统销售方式是大批发商到当地交易市场收购,再运往各大城市分销,即使赶上丰收,也会因为批发商之间压级压价导致莓农收益有限。
田峰想通过电商直接对接莓农和消费者,打破这一局面。然而建网店容易,发货却遇到了难题:没有快递公司愿意接单。草莓娇贵,快递公司都怕运输途中搞坏了被顾客。
田峰不服气,他一家家地去找快递公司,打包票承担下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终于有快递公司愿意试一试,然而首单发到外地的草莓就烂了大半。别人劝他放弃,他的倔劲又上来了,一定要把问题解决。田峰分析草莓快递运输中各种损耗原因,根据全国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有针对性设计了保持恒温、除湿、防冻等五六种专用包装。包装问题一解决,草莓网销就走上了快车道。
面对新问题,田峰决定自建草莓园,解决产品稳定供应的问题。2013年,他在老家水湖镇费岗村流转了80亩土地,开始建设田峰草莓园。
有了地,如何种好草莓呢?田峰说服种了一辈子草莓的父亲一同干。他积极探索有别于传统的新种植方法。别人种草莓搭的是1米多高的普通大棚,他搭起了4米高的钢架大棚。别人种草莓是农地上种,他率先采用了三槽连体组合高架技术,实现了草莓无土栽培。别人种草莓凭经验浇水施肥,他的智能化草莓大棚通过24小时监测自动开窗、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等技术手段,调节草莓生长温度和湿度及所需肥力。
大力应用科技让田峰种出的草莓口感与外形俱佳,销售价格也比市场上高出一截。田峰还将电子商务跟物联网结合,所有的产品都可以在网络直营店上全程监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初的一场大雪,长丰积雪量达到40厘米,而大棚积雪承重最多20厘米,田峰筹资数百万元建设的两个连栋温室大棚瞬间坍塌,其余3个标准较高的连栋温室大棚只能割膜漏雪保住钢框架。
一夜之间损失几百万元,田峰欲哭无泪。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帮助下,2018年8月份,田峰草莓园年初受灾的大棚就全部重建完毕,当年新长出的一茬草莓让他慢慢从低谷中走出来。
事业获得成功后,田峰觉得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为贫困户带去急需的草莓种植技术和先进的草莓销售理念。“农民种点东西线年初那场大雪,很多莓农为了保住大棚就用手去整晚地扒,一晚下来,手上全是血泡。”田峰说,“看到这个场景,我觉得应该创造条件让莓农的日子过得更好些。”....
为了帮扶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田峰草莓园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发展休闲农业采摘,搭建平台实现农旅互动,每年接待3万人次游客采摘、体验,辐射带动周边4000多亩草莓增收。
田峰还帮扶左店乡梁曹村64户贫困户建设扶贫产业园,培训水湖镇12个村的贫困户483户,先后为贫困户发放10吨草莓种植专用有机肥料,促成6个村的83户贫困户以入股的方式与田峰草莓园合作,每年固定分红。田峰实施的“合作社+贫困户、电商+贫困户、旅游+贫困户”带动策略,使贫困户亩均增收5000元以上。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长丰草莓滞销,平时几十元一斤的草莓,降到每斤两三元也没人要。田峰草莓园损失严重。为响应政府号召,解决草莓卖不出去的难题,田峰积极联系外地客商,大量收购草莓,每天外运40多吨,保障了莓农们的正常生产与销售。
同时,田峰还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速冻果品这一新市场,于是他又引进一家速冻企业来消化剩余的草莓产能,今年也准备自己投资建设一家速冻厂。
“专注一颗绿色草莓、一杯健康饮料(鲜果奶茶)、一个好玩的地方(草莓采摘园),这是我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对于未来,田峰充满信心。